创业意向的概念界定创意意向是由英文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翻译而来的,对于该英文的理解,也有学者翻译为创业倾向或创业意愿,本文使用了受到较为普遍认可的创业意向一词。
创业意向最早是由西方学者Bird[1](1988)提出的,Bird认为创业意向是“使创业者追求某一目标,自发的投入大量注意力、精力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只有创业意向才能使创业想法得以实现。Krueger[2](2000)认为预测创业行为的最好的一个标准就是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作为潜在创业者是否做出创业行动的一种主观态度,可以作为个体对创业的态度的一般描述。51673
Thompson[3](2009)认为创业意向是“个体计划创办新企业的一种信念”。国内学者范巍和王重鸣[4](2005)也认为创业意向是作为个体是否创业的一种主观态度的存在,与创业者的个人特质程度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同时他们还认为,创业意向对个体是否参与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彭正霞等[5](2012)将创业意向定义为个体未来想要创业的态度、意愿等的心理倾向。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创业意向是指个体在未来是否有创业行动或创办新企业的一种主观态度。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研究越来越多,主要原因可能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而国内外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个体背景因素、人格特质和认知特征等;环境因素主要是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国内外研究学者发现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等都会对创业意向产生影响。Zhao &Seibert[6](2010)认为男性的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女性,并且25-44岁是创业行为最频繁的时期。在学历方面,范巍和王重鸣[7](2006)认为MBA学历的创业者的创业意向明显高于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者的创业意向。在工作经历方面,在私企工作的个体的创业意向明显高于在国企工作的个体的创业意向(Mazzaro et al.[3],1999)。贺丹[8](2006) &钱永红[9](2007)等人研究了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对个人特质和创业意向是否起到中介作用。另外,个体之前的创业经历、家庭创业背景都会对个体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Zhao &Seibert[6], 2010)。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更多的是从个体因素的角度入手。除此之外,论文网部分学者还对外部因素如创业环境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是从创业政策角度考察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创业意向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在创业意向的研究中,最经典的两个理论模型是:计划行为理论(Ajzen[10],1991)和创业事件模型(Shapero[11],1982)。目前, 在对创业意向的研究中,这两个理论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同时这两个模型也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参考,因此,本文将对这两个模型进行综述和比较。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外部因素通过态度影响意向,而意向可以预测行为。影响创业意向的三个前因变量分别为: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s the behaviour)、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和行为控制知觉(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Ajzen认为创业意向主要依赖于个体对这三个态度变量的理解。
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行为持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以及对行为结果的信念。当出现问题时,个体需要进行评价,此时个体可以凭借信念进行判断。因此这些信念都具有评价的意义,因此态度就会形成。 大学生创业意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5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