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决定采取某种行为时所感受到的来自外界的压力。即个体感觉到的来自社会或他人对该行为的看法。这些看法会成为一种规范或信念激励个体采取某种行动。
行为控制知觉是指个体对自我行为能力的感知,类似于自我效能感。如果某行为对个体很有吸引力,主观规范也对该行为予以支持,并且该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也高,个体就会有较高的行为倾向。
2 创业事件模型
除了计划行为理论以外,另一代表性理论就是创业事件模型(SEE)。该理论模型是由Shapero[11](1982)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创业意向主要受三个变量影响,分别是:感知合意性(perceived desirability)、感知可行性(perceived feasibility)和行动倾向(propensity to act)。其中感知合意性也有翻译成“感知期望”或者是“希求性知觉”。本文统一使用“感知合意性”一词。
感知合意性是指创业行为对个体的吸引力或者是个体对创业的渴望程度,是一种价值判断。创业可行性是个体感知到的自我创业的能力或者是个体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感知合意性和感知可行性可以影响个体是否釆取创业行动。行动倾向是指个体行动的可能性,如果某项创业活动对个体很有吸引力,并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那么个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就较大,创业意向就会越强烈。
总之,要使创业意向变成创业行动,中间的过渡是必不可少的,即个体如果认为某创业项目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并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个体就会有较强的行动倾向,进而个体采取行动将创业意向变成创业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事件模型明确了个体感知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按照该理论,感知合意性和感知可行性是影响创业的关键要素。
计划行为理论与创业事件模型存在较大相关性,计划行为理论中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与创业事件模型中的感知合意性相关,而知觉行为控制与创业事件模型中的感知可行性相关,都类似于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
风险感知研究综述
风险感知的概念界定
风险感知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风险在创业的过程中无处不在,因此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风险感知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Baird和Thomas[12](1985)将风险感知的概念定义为个人对情境风险的评估。Sitkin & weingart [14](1995)也认为风险感知是个体评估情境中的风险。国内学者马昆姝[15](2009)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认为“风险感知是人们对风险的直觉判断以及态度,是决策者在进行相关决策过程中面对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的认知及心理感受。”通过对风险感知与创业决策的关系研究,马昆姝认为风险感知作用于创业者的决策过程,是在其中面对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的认知和心理感受。Baird[12](1985)等人将风险感知分为可估计的情境不确定性概率和可控制程度两方面。Mitchell[11](1996)将风险感知分为不确定性的过程以及可能的危险性结果。
大学生风险感知的研究
目前,在大学生的就业或创业研究方面,对风险感知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多。在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陆绍凯[13](2011)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考察了大学生的风险感知对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个体风险感知程度越高,大学生对就业的风险评估结果就越低。在大学生创业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应用风险感知的理论对大学生的创业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基于前人的研究,发现认知偏差、过于自信、乐观偏见等因素会对风险感知产生影响。并且有学者研究了风险感知与创业机会评估、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决策之间的关系。在对创业机会评估、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决策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发现,风险感知对这三者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另外,目前国内对风险感知和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对风险感知和创业意向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大学生创业意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5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