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年社会学家帕克来华讲学之前,“Community”和“Society”都译作了“社会”,在面对帕克“Community is not SOCIETY”这句话的翻译问题,费孝通等人受其影响,对Community创立了“社区”这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在这里的“社区”一次主要是指具有明确的地域维度。指的是中国社会基于地缘关系,在特定“地域”范围内活动形成了人类结合体。随着“Community”学术内涵的不断丰富,原本可以通译为“共同体”和“社区”的“Community”,在中国的语境中极其容易引起研究对象的混淆和研究边界的错乱。基于地域形成的社区仅仅成为了诸多共同体类型中的一种,因此可以称之为社区共同体。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近代以来通讯交通的便利以及经济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口的横向水平流动,居住区域的重组和变动更使得原始意义上的社区越来越少,社区研究所需要的不再是过去联系紧密、互动频繁、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的封闭性共同体,而是在开放社会前提下在社会空间中的一种重建。因此,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互相排斥、非此即彼的了。
然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 帕特南用真实可靠的数据表明:“当初托克维尔”所描述的美国社区生活正在逐渐的衰落,那种喜好结舌,喜欢过有组织的公民生活、关注公共话题、热心公益事业的美国人正在逐年递减,而如今的美国人似乎不再愿意将闲暇时间用于与邻居一起喝咖啡,一起走进俱乐部去从事集体活动,对于他们而言,在家独自看电视或者打游戏是他们更为热衷的活动。”即便在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中,这样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许多人不再喜欢群体活动,他们更喜欢独自一人的感觉。现如今的社会不可避免地开始形成了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日常生活的公共化以及人际关系的疏松化。而在利益的驱动下,在社会发展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下,人们为了金钱而奔波,家庭、邻里、社区等传统的联系已经受到了侵蚀,朋友与邻里的关系也在不同程度上变得更为淡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共享的情感、道德、文化等因素可以在居住社区存在下去,但是这种存在是人们对现代社会中的自我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的心灵规避。就如曼纽尔 卡斯特所说的:“从内心渴望来看,人们总是会拒绝个体化和社会原子化的过程,而更愿意在那些不断产生的归属感和最终才产生的文化认同的共同体中聚集到了一起。”
(2)国内的相关文献
社区建设是我国转型时期基层治理的基础,其目标便是为了建立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然而时代发展迅速,现如今的社会持续在发展,社区的建设也需要在当初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重构,使得上海在存量规划的有机、可持续更新与发展等方面得到更好地提升。
从1986年我国民政部正式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而从2000年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提出在全国全面展开社区建设至今也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然而在这长长的十余年中,尽管社区的建设和改建如火如荼,但是总有一种与我们想要的中国式社区有着不小的差距。我们不能仅仅靠西方的社区理论来研究中国的理论,而是要以中国的基本条件和中国的现况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西方的社区理论作为辅助理论从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中起; 马西恒;. 城市文化变迁中的社区记忆与地方性传统研究——基于上海市嘉定镇的个案分析 上海文化 (2012年01期); 社区建设共同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6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