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叉性研究系统中,喻国明基于传媒经济学视角对“互联网+”的系列研究富有开创性与权威性。他先后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创新的五力模型,即:整合对象、整合逻辑、整合基点、整合形式、整合模式,该模型是基于对媒介业发展现状的梳理和分析而提出的竞争力分析模型;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传媒经营逻辑的重构——关于媒体的渠道效率与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对“互联网+”时代的传媒共享经济做出了探索;提出为解决“渠道失灵”问题,传统媒体需要用"互联网+"的新常态构造传播新景观,从内容产品的生产环节着手改革,将内容产品从内容+产品的“两要素模式”升级到内容+产品+关系+情境的“四要素模式”,最终实现创新发展[12]。
总体而言,对“互联网+”的理论研究较多,与实际结合的紧密度稍显欠缺。研究对象较为宽泛,如中国传媒业、传统电视媒体融合转型等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广电研究尚显不足,更细致更具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仍有待加强。
本课题试图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地方电视台转型发展,拟考察其发展现状,分析它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困境与机遇,依此找出转型发展路径。而选取淮安电视台为例,则试图使研究成果更具现实针对性,同时对于其他同类地方电视台产生借鉴意义。
[1][26][30]喻国明,刘旸。“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创新的五力模型[J]。新闻与写作,2015,05:10-13。
[2]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5。
[3]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5-9
[4]官建文,李黎丹。“互联网+”:重新构造的力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6:1-6。
[5]周敏,浮琪琪。“互联网+”思维下新闻专业zhuyi的发展与重构[J]。现代视听,2015,03:6-9。
[6]李默。国外“互联网+媒体”实践中的变与不变[J]。中国广播,2015,07:31-35。
[7]潘越华。“互联网+”时代媒体的融合与创新发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04:95-98
[8]申春刚,曹三省。“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模式分析[J]。中国广播,2015,07:15-17。
[9]陆明明。“互联网+”视域下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变[J]。中国广播,2015,07:18-22。
[10]谢念,颜春龙。“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贵州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5,08:16-20。
[11]陈昌凤,吕婷。“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创新与产业融合[J]。新闻与写作,2015,07:39-41。
[12]喻国明。用“互联网+”新常态构造传播新景观——兼论内容产品从“两要素模式”向“四要素模式”的转型升级[J]。新闻与写作,2015,06:39-42。
[13][15]王兰柱。中国城市电视台可持续发展路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6。17。
[14]陈炜。城市广电集团发展战略[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3。18。
[16]刘昶。 跨媒体新闻编辑部:欧洲的融媒实践[J]。 中国记者,2011,07:30-33。
[17]陈炜。 全媒体格局下城市广电媒体的战略转型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9,08:45-52。
[18][22]徐敏,钱永红,孙简。 中国城市电视台台长调查报告[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06:1-7。
[19][23]郑西帆。 试论电视台人事改革“准公司化”模式[J]。 新闻实践,2010,04:73-75。 互联网+电视台转型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9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