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汪元量诗歌的诗史特征探析(3)

时间:2023-11-28 21:48来源:毕业论文
2。对谢道清软弱投降的痛心以及作为臣子的尊敬。汪元量集中关于谢道清的诗有《慈元殿赐牡丹》、《和徐雪江即事》等6首。其中一方面有流露出对谢道

2。对谢道清软弱投降的痛心以及作为臣子的尊敬。汪元量集中关于谢道清的诗有《慈元殿赐牡丹》、《和徐雪江即事》等6首。其中一方面有流露出对谢道清尊敬的《慈元殿赐牡丹》,其中写道:“焚香再拜睹国色,雨露沾孺知帝力。我愿人间春不老,长对此花颜色好”,用“国色”极言牡丹色之可贵,又说牡丹花上的雨露是“帝力”即皇家培养出来的,明着歌颂牡丹花之娇艳,实则借牡丹来比拟谢道清,体现了汪元量作为一名臣子对太皇太后的尊敬。并且当谢太后六十大寿时,汪元量也作了“更福寿,千年万年。《太常引·四月初八日庆六十》”的贺词。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另一方面则是对谢道清软弱投降的痛心,元军一逼近临安,谢道清就签了投降书。对此,汪元量有“太后传宣许降国,伯颜丞相到帘前。”(《醉歌》其四)“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醉歌》其五),忠实地记录了谢道清签署投降书的事情。在《和徐雪江即事》中又有“夜来闻大母,已自纳降笺”,“大母”是宋时对太后的称呼,此处指谢道清,“已自”两字埋怨谢道清自作主张甘当亡国奴,其中惋惜悲慨之意不言自明。谢道清本是宋理宗的皇后,她的孙儿宋恭帝即位时尚且年幼,谢道清垂帘听政,但正如蔡东藩在《中华史·宋史》中说:“宋多贤母后,而太皇太后谢氏实一庸弱妇,以之处承平之世,尚或无非无议,静处宫闱,若国步方艰,强邻压境,岂一庸妪所能任此?”[8](p527),谢道清本来并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何况“任用像贾似道这样的奸佞之臣,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统治集团,国家只能走上灭亡的道路。[9](p 6)”。因此尽管汪元量曾对太皇太后谢道清尊敬有加,但面对着谢道清这软弱无能的投降行径,他毫不留情地点明予以批判。而当汪元量再回想起以前谢道清在慈元殿赐牡丹的情景时,看着如今的慈元殿却是“惟有周遭山似洛,不堪回首泪纵横。《感慈元殿事》”,往事依依,青山依旧在,可当年太皇太后的寝宫早已破败不堪,其中的痛心之情又是浓得化不开了!

  (二)批判无能的将领以及歌颂奋勇的良将。汪元量所生活的时代,由于朝廷政治生态不清明,奸相贾似道独断专权,因而将领中催生了一批趋炎附势的小人,比如李庭芝、孙虎臣之流;也由于政治生态的不清明,国家的凝聚力太差,在与骁勇善战的元军交战时,常常有甘愿投降的事情发生,比如刘整之流;像张世杰、文天祥这样宁死不屈的将领则少之又少。而在汪元量诗中出现的将领有孙虎臣、吕文焕和文天祥。汪元量对孙虎臣持批判态度,对后两者则大加赞扬。值得注意的是,吕文焕最后投降了元朝,并且在咸淳十年(1274)元军由襄阳顺江而下,直逼鄂州、丁家洲的战役中,出力由多。由于沿江的各守将,大多原是吕文焕的部曲,因而都归降了,“至黄州,陈奕以城降……至安庆府,范文虎乃吕氏之婿,遂以城降。[10](p377)"但汪元量由于时代局限而没有指出,因此便出现了汪诗中对吕文焕的“十载襄阳铁脊梁”(《醉歌》其一)的赞扬。故笔者在这里对吕文焕弃之不论,仅举孙虎臣与文天祥为例。

1。对孙虎臣统军无能的讽刺。比如汪元量的《孙殿帅从贾魏公出师》写道:“我宋麒麟阁,君当向上名……社稷逢今日,英雄在此行……”此诗作于德祐元年丁家洲战役前夕,是时孙虎臣获贾似道拨付七万精锐驻扎丁家洲,汪元量用汉代未央宫的麒麟阁,将功臣之画像置于其间的事,以此激励孙虎臣,认为其必可一战告捷,扬名后世。但最后孙虎陈却与贾似道一起逃跑到了扬州,“三军坑鲁港,一舸走扬州。” (《鲁港败北》)三军中的其中一军便是孙虎臣所领之军,另外两军是统领江中战舰的夏贵与屯兵鲁港的贾似道。由于贾似道是实际掌权者,所以汪元量没有直接写出孙虎臣,但一个“坑”字,已将汪元量的讽刺表达的淋漓尽致。据说当时“战争开始时,宋军先锋姜才拼死与元军苦战,孙虎臣却趁机登上姜才爱妾所乘战舰,欲行非礼。众人见之,大呼;’步帅遁矣’,宋军于是大乱。[11](p33)”作为一军的统领竟然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的事情,真是可笑至极,也无怪乎汪元量会对其进行讽刺了。 汪元量诗歌的诗史特征探析(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904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