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心理护理茬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2063字】

时间:2023-06-03 08:45来源:毕业论文
心理护理茬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2063字】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110例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征得患者及家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110例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胃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论文网评分情况。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55。33±4。71)分优于对照组(41。25±4。29)分(P<0。05)。观察组抑郁评分(41。11±3。85)分优于对照组(23。11±3。85)分(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68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且极易发病,疾病特点是:病程长,易反复,影响正常生活。所以慢性胃炎的患者多数会伴有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疾病就会加重[1]。慢性胃炎患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心理压力。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酒吸烟药物及食物刺激。遗传等。因为现在人们生活压力的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并且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所以在治疗慢性胃炎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2]。本文旨在探讨给予慢性胃炎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所产生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1年内收治的110例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22±8。17)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0。52±8。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②两组患者入组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两组患者均神志清楚,能清晰表达感受。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脏等严重疾病及并发症。②不配合。精神障碍者[3]。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慢性胃炎护理,在饮食起居及服用药物方面给予护理干预。

1。3。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4]。

1。3。2。1建立护患关系:在心理护理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患者刚入院时,细心。耐心的为患者介绍环境及相关的医生护理人员,让患者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在面对患者时要衣着整洁端庄。行为举止落落大方。操作动作娴熟有序。主动和患者交谈,使患者主动表达出自己现在所处的困惑。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有战胜疾病的信心[5]。

1。3。2。2倾听: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认真。耐心的听取患者的倾诉,不要轻易打断患者讲话,使患者感受到关心。照顾。尊重。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倾听患者的内心宣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绪,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到认真倾听,建立信任,了解内心世界,发掘患者性格优点,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1。3。2。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护患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同时,进行积极有效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以温和。可亲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慢性胃炎的相关情况(发病起因。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使患者充分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提高疗效,同时争取和患者家属共同配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1。4观察指标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症治疗情况。其中如果SAS和SDS>50,则提示抑郁症[6]。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SAS得分情况比较。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55。33±4。71)分优于对照组(41。25±4。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SDS得分情况比较。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41。11±3。85)分优于对照组(23。11±3。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指的是因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的统称,在各种胃病中,该病的发病率居于首位。自从临床应用纤维内镜以来,临床认识该病的能力明显提高。临床以慢性浅表性。慢性萎缩性。慢性糜烂性的胃炎较为常见。慢性萎缩性的胃炎,在黏膜肠上皮化生,多累及贲门,伴随胃泌素分泌减少和G细胞丧失,也可对胃体产生累及,丧失泌酸腺,出现胃酸和胃蛋白酶及内源性因子减少[7]。

慢性胃炎不具有典型性。特异性的症状,患者的症状轻重,和胃黏膜病变程度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多数患者常不伴随症状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例如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出现腹泻。舌炎。消瘦。贫血等,少数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腹痛,表现黑便。呕血的情况。因病症反复发作,不具有规律性,且常会在进食或餐后发生疼痛,且多数在上腹部和脐周出现,症状轻微者为间歇性隐痛。顿痛,症状较重者会出现剧烈绞痛[8]。

在慢性胃炎发生。进展的过程中,精神因素和心理因素备受患者关注,本研究显示,慢性胃炎患者常伴随心理抑郁。焦虑。烦躁,同时出现消瘦。悲观。体重下降等情况。相关学者发现,精神障碍因素是导致慢性胃炎出现。进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消化道应激异常,可引起饮食异常。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

心理护理茬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2063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288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