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报道认为TiC和TiB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处理对增强体形态尺寸没有影响[9]。主要原因是退火等选择的加热温度低,保温时间短,增强体相对稳定,退火过程对钛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影响很小。有学者]研究了Ti-Al-C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证实了经热处理可以改变TiC的形态[13]。
Kampe等对熔铸法制备的近γ型钛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处理研究,通过热处理后,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生成了颗粒状或短的纤维状增强体分布在具有等轴状或片层状组织的基体中的复合材料[14]。完全等轴状的材料塑性最好,但强度和硬度低;完全层状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但塑性最差。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可以调控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而改善材料力学性能。
1.3轧制方法
在炼钢厂生产出来的钢锭,一般都存在着晶粒粗大,并含有偏析、夹杂物、缩孔、气泡等内部缺陷。所以都需要经过反复加热和加工,去减轻或消除这些缺陷。加工就包括如轧制、锻造、拉拔、挤压之类的金属塑性加工。
1.3.1传统轧制方法
轧制是金属工件加工中最常用,最普通的加工方法之一。轧制过程是轧辊与轧件相互作用时,轧件沿着既定路线,经过两个旋转着的轧辊中间,通过轧件和轧辊之间的摩擦力,使原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变金属件的结构、组织、性能[15]。通过轧制,使金属具备了一定的尺寸和形状,这种机械加工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大多数金属的板、带、箔材的生产。
目前,轧制产品的种类和规格多达数万种,按照轧制工件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纵轧、横轧、斜轧[16]。按照轧件金属状态可以分为热轧、冷轧。此外还可分为粗轧、中轧、精轧[17]。
纵轧:轧件在相互平行且旋转方向相反的两轧辊之间的辊缝中进行塑性变形,轧件运动方向和轧辊轴线是相互垂直的。因而称之为纵轧,不论金属是冷态还是热态的,都可以进行这种轧制,纵轧是轧制生产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斜轧:轧件在两个相互呈一定角度且旋转方向相同的轧辊之间进行塑性变形,轧件沿轧辊中心的水平线方向进入轧辊,在塑性变形中既有旋转又有前进的螺旋运动。
横轧:轧件在两个旋转方向相同的轧辊之间进行塑性变形,且轧件只做旋转运动,其旋转方向与轧辊相反,故轧件与轧辊的轴线相互平行。
1.3.2新型轧制方法
与传统工艺不同,一些新型的制备方法,如反向凝固法、自蔓延燃烧合成法、浇铸合成技术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18],这些新型的工艺有着对原材料物理性质、材料性能要求较大,成本较高等问题。
反向凝固法过程之前需要准备工作,譬如母带的轧制和金属融化为液态。将准备好的母带制定好一定的速度将其从液态金属中穿出,液态的金属就会附着在母带上,形成两相不同的叠层复合材料。浇铸法的原理是金属液的凝固,是采用板型浇铸模,再结合轧机对成型后的坯材进行轧制。
这些新型的制备方法利用了固定形状的板材的稳定性和液态金属易于凝固成型的原理来实现的。使用诸如之类的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结合力强,颗粒结构细小均匀且没有宏观偏析的复合结构。
热轧和冷轧之后产生了许多新型的轧制方法,如异步轧制法、钎焊轧制法、SHS工艺、PIT制备、包套轧制、PPR技术以及ARB工艺[18]。这些新型的轧制方法在原来的轧制工艺上有所改良,可以使得轧制结合得更加紧密,操作更加方便[19]。
1.4钛基复合材料的轧制 多层钛基复合材料轧制组织与性能研究(4):http://www.youerw.com/cailiao/lunwen_20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