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研究结论概述 3
2 文献综述 5
2.1 社会网络概念 5
2.2 对求职的研究 5
2.3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求职研究 6
3 大学生社会网络能力研究 8
3.1 大学生社会网络文护能力 8
3.2 大学生社会网络拓展能力 9
4 大学生社会网络对求职影响的实证研究 10
4.1 研究假设 11
4.2 变量测量 10
4.3 研究过程 11
4.4 数据处理 11
5 研究结论 15
5.1 大学生社会网络对求职结果的影响 15
5.2 大学生社会网络文护和拓展途径策略 15
5.3 研究的不足 16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件 21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自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全国各高校大学生人数逐渐上升。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大学生涌向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45万人增加到212万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始逐渐显露。之后大学生毕业人数以每年超20%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在2009年大学毕业生超过600万人,到2013年的时候,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已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还将继续增长,2014年或将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不断凸显,不仅造成社会财富和人才的极大浪费,也给“读书无用论”等消极言论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大学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给政府和社会造成了极大压力,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面对这一问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了研究。
1.1.1 传统的研究视角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众多,传统的研究视角主要是从社会需求与供给、社会经济结构、教育体制、毕业生个人素质等因素出发。对于以前研究者做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概括。
从社会需求看,大学毕业生数量随着高校扩招浪潮直线上升,而工作岗位数量增长缓慢,一快一慢相差太大,工作岗位数量与岗位结构问题严重。李娜的《从供求均衡理论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文就是从这一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王海龙所写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讨》一文指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形成与教育体制的大环境有关,教育市场化和学历竞争热,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他认为:“规范高校招生工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调整学生就业心态等方法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张婉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对策》分析得出:大学生自身的个人素质太差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她认为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期望值过高,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等。
他们从社会、体制、大学生自身三个层面研究,各有侧重。有其合理性,也有局限性。比如张婉娟研究的大学生个人素质主要是从大学生的智力,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大学生社会网络方面的能力。本文就将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
1.1.2 社会网络研究视角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人力资本失灵”现象。比如有些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却找到了工作;有些个人素质出众的学生找到的工作工资低福利差,而某些素质相对较低的却能找到高收入高福利的工作。面对这一现象,传统视角的研究结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社会网络在求职中的重要价值。国内外许多学者经过大量理论、实证研究证实:“社会网络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重要的社会资源”。社会网络不仅促进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好关系的建立,还能在求职以及个人成就等方面提供指导与支持。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研究大学生求职问题。如今随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的不断提高,有必要对大学生社会网络做一个整体性的研究,以便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社会网络能力对其求职影响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