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者认知过程的角度来看,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会经历参与阶段、旅游途中、旅游地活动、回程、回忆阶段这五个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五阶段,旅游者会通过初次形象评估、实地感知、重塑形象这三个过程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旅游目的地形象也通过这三个过程在旅游者心中形成并不断变化着。在重塑形象的过程中,旅游者还会将旅游心得和旅游体验与亲朋好友交流[3]。由此可见,在目的地形象形成的过程中,除了目的地真实情况和第三方提供的信息会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认知外,旅游者个人情感、社会经济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目的地形象。所以旅游管理者应当研究旅游者的选择行为和需求倾向,了解什么样的视觉属性和亲身经历会使旅游者感觉有趣,在结合这些因素的情况下推广合适的目的地形象。论文网
1。1。4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途径
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途径通常包括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
直接途径是指个体去到旅游目的地,面对面直接接触目的地的旅游设施和体验旅游服务,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而这种认知途径更加贴近旅游目的地的真实情况,所以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给予旅游者舒适的旅游体验是直接向旅游者传达良好形象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间接途径是指旅游者通过第三方提供的信息了解到关于目的地的情况。这里的第三方也包括很多方面,例如亲朋好友的推荐、目的地的营销广告、旅游杂志、新闻报纸以及相关目的地的旅游官网公布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在旅游者的认知中,新闻媒体的报道更具权威性,更值得信赖,然而信息传递存在失真的特性,传播过程中会造成信息失真,虚假或者不实的信息会影响旅游者的行为和决策,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所以作为中间信息传递桥梁的第三方需要保障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确保所传达信息的真实性,不能混淆视听,蒙蔽欺骗广大受众群。
1。2 旅游负面新闻的相关概念
1。2。1 旅游负面新闻的概念
负面新闻在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指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极的事实所释放出的信息,顾名思义,旅游负面新闻就是指在旅游产业中释放或揭露出的关于旅游业的消极事实的消息。而此类旅游负面新闻涉及了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就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频频曝光的旅游负面新闻数不胜数,与餐饮业有关的有“青岛天价大虾事件”、江苏常州“百元白粥”事件,与景点相关的就有“桂林景区落石砸死游客事件”等。在各类负面新闻曝光之后,相关部门虽然采取了相应措施规范旅游市场,但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改观。2016年,各类问题继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例如日本学生在上海豫园茶馆遇天价茶,一口茶45元,此事被很多网友调侃说“丢脸丢到国际上去了”,“北京怡莱酒店遇袭”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怡莱酒店危机管理引起了社会大众不满,同时酒店住宿业的安全遭到了大众的质疑。2013年《旅游法》的颁布与实施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相关企业的行为,但旅游相关负面新闻依然层出不穷,旅游市场问题根源究竟在哪、如何规范旅游市场以及完善旅游体系也逐渐成为众多学者探讨研究的课题。
1。2。2 旅游负面新闻的影响
(1)旅游负面新闻的消极影响
旅游目的地所营销的东西无非就是目的地的形象、服务、设施等,目的地通过各类媒体和平台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来吸引游客。景区一旦被爆出旅游负面新闻,这就意味着当地旅游活动的某些环节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会使旅游者感到恐慌,并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不信任,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也会避免去此类旅游名声不好的目的地。客源的流失会直接影响目的地旅游的发展,造成目的地旅游资源的浪费,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负面新闻的传播也会导致目的地的美誉度下降,旅游管理者想要恢复美誉度并持续经营发展也将更加困难。 旅游负面新闻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研究(4):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0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