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益放宽的招生要求,残疾大学生的数量逐渐的上升,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原来越多。其一,在填报志愿时,残疾大学生缺乏战略眼光,没有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具备市场潜力的优势专业,导致残疾大学生在日后的择业过程中困难重重。其二,在招生过程中,高校只是注重招生的残疾大学生人数和比例,没有事先与残疾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其三,残疾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与残联等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也没有联系的途径,没有为未来的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会。其四,高校提供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信息与残疾大学生自身期望之间存在差距,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没有落实到实处。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残疾大学生作为择业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保障他们就业刻不容缓。
(四)残疾大学生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就业准备不足
残疾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他们与普通的同龄人一样,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会角色意识,主要表现为自强自立,渴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由于生理的因素,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成绩来体现自己的优秀,期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为实现与普通同学的平等而拼搏进取。但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缺乏正常的社交活动,停留在图书馆、教室和寝室之间,很少有人能走入他们的世界。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无法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所以经常回避各项社交活动,总觉得别人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待自己,在心理上趋于自我封闭。久而久之,残疾大学生到面临就业的时候,往往自我的交际能力欠缺,不知道如何的来表达自我的能力可以胜任相应的岗位,产生焦虑的心理,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抱怨自己的无能,对自己个人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充满绝望。
残疾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许多方面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帮助。社会工作者本着助人自助的职业精神,以帮助他人为目的实现工作价值。当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展开专业的个案工作技巧,分析残疾大学生的诸多因素,指引残疾大学生走出迷茫的困境。当残疾大学生就业选择缺乏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残疾大学生联系周边的福利机构、街道、社区等,为残疾大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当残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去企业的相关部门沟通,甚至向有关部门投诉,保障残疾大学生的平等的就业权利。社会工作在残疾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残疾大学生应该合理的利用社会工作者帮助自己,选择更好的就业岗位来实现就业。
总而言之,残疾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困难重重,国家残疾人保障法律的不完善,社会和企业存在的歧视和偏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漏洞以及残疾大学生自身等等,都是残疾大学生实现梦想路径的绊脚石。残疾大学生要正视自我,尽可能的运用各方面的资源,实现残疾大学生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五、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路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残疾大学生在就业中多番受到阻挠,来自社会和企业的不认同,来自残疾大学生自身的逃避和不自信,如何保障残疾大学生正常的就业生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健全和完善国家保障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前夕,国家各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纳入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政策扶持范围: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时,要给予适当倾斜;在提供就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时,要给予优先扶持,实施重点援助。这是国家对保障残疾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保障,在通知中,更是明确指出用人单位执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特别是国家县级以上残联及直属单位新录用、聘用工作人员,高校残疾毕业生不得少于20%。 残疾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6):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