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加快巫溪旅游发展之我见【3071字】

时间:2023-06-13 21:21来源:毕业论文
加快巫溪旅游发展之我见【3071字】

加快巫溪旅游发展之我见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发


加快巫溪旅游发展之我见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突出特色,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为巫溪县旅游工作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同时,报告中从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论文网增进就业等方面,对旅游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下面我就巫溪县旅游资源的客观评价。现状分析。建议措施等谈谈个人意见。

一。旅游资源的客观评价

巫溪的旅游资源以大宁河为轴线,以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和阴条岭市级自然保护区为东西两翼,构成了一轴两翼“格局的7大景区180多个景点。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巫溪生息繁衍,他们借大宁河舟楫之利。宝源山天然盐泉之资,创造了与中原华夏文化几乎同时诞生的巫文化与盐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巫溪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优良的原始生态,又有古老的历史遗存。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巫溪属旅游资源大县,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与开发基础。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巫溪的旅游资源并不是完美无缺。原因之一是其自身缺陷所致,全县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将其一线串珠形成环线的难度较大,导致旅游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其二是来自相邻地区同质旅游资源的挑战,其草地景观与仙女山。四面山类似,原始森林景观与神农架雷同,峡谷景观与小三峡。神女溪。十八里长峡相似;三是自己独特的微观元素不多,比较优势不鲜明,能被公众认可。远近闻名的叫得响“的旅游资源较少。

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巫溪旅游的发展历经几起几落,全县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海外游客开始进入,90年代初台湾游客开始还乡,97年告别三峡游出现过三次小的旅游高潮,但都只是昙花一现,持续不久便很快跌入低谷。98年以后,我县旅游业一直萎靡不振,长期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1]直到近几年,随着国民旅游意识的增强。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的转变。旅游业态的转型,特别是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巫溪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旅游业发展有了新气象。新活力。新期待。

但是冷峻审视我县的旅游发展,无疑还是初级的。低水平的状态,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交通通行方面:巫溪远离大江。大城。大路,没有铁路和航空运输。目前,从万州。奉节。镇坪。竹溪等周边区县进入我县的路况差。里程长。与周边主要景区如湖北的神农架和武当山。与湖南的张家界。与陕西的西安之间还没有形成便利的陆路通道。

其次在开发与建设方面:全县大多数景区还没有得以开发,少数几个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却是简单资源的浅层利用。初级产品的粗放经营。交通。环保等基础和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商品,缺乏知名度高。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再次在结构与效益方面:淡旺季不协调,夏天游客相对多,冬季寥寥无几;流向不对称,出去的多,进来的少;构成不合理,国外的回头游客少。各旅游企业量小质弱,接待档次低,运转艰难,经营惨淡;旅游带来的直接效益不高,财政贡献率低,关联带动功能不明显。

最后在体制与机制方面:县内有的景区在管理上各归其主“,在经营上各唱其调“,在开发上各行其事“,造成一定程度的旅游区域分割和条块分离,难以按照旅游行业规章实施统一的规范管理。

三。加快巫溪县旅游发展的建议

旅游业最具后发快进潜质。我县旅游业必须准确定位,找准着力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力突破,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要走好五条路子“

(一)走好大师之路“。在全国各地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旅游发展战略中,巫溪必须坚持守得住资源。耐得住寂寞“,必须坚持没有思路不搞策划。没有策划不搞规划。没有规划不搞建设,必须坚持用整体谋划抓定位。用概念策划抓特色。用总体规划抓布局。用详细计划抓项目,彻底改变匠人之手“的随意性,使每个景点。每个项目都成为大师之作“。

(二)走好市场之路“。巫溪旅游资源丰富,但必须围绕旅游市场打造品牌,高度概括旅游资源。产品以及服务,传播塑造旅游形象。姿态以及功能,增强巫溪旅游的感召力。必须坚持市场主导资源重组和资本集约,让旅游资源从离散化转向集约化,让投资主体从平均化转向集约化,营造重点景区景点。必须遵循旅游企业的市场方向,组建旅游集团整合景点。酒店。旅行社。旅游运输业,以旅游企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独领风骚。

(三)走好联合之路“。巫溪虽然地处中部旅游的重要节点,但因为交通制约。资源趋同。市场分散,必须坚持区域联动,与奉节。巫山构建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与西安。武当山构建中部旅游西三角,联合开展大型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必须坚持产业联动,推动旅游地产。旅游文化。生态论坛。特色产品在更大更高的层次上合作联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坚持资本联动,加快建立全方位的旅游业对外开放体系,引进旅游大企业。大集团与政府联合,让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县旅游市场。

(四)走好精品之路“。走好精品之路“就是要建成精品景区(点),旅游景区(点)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旅游者产生出游欲望的直接动力,更是延伸旅游产业链和拓展旅游辐射面的重要载体。我县景区景点普遍功能单一。规模偏小。品位不高。因此景区规划要有战略性。高度性和时尚性,一定要杜绝小气。土气。俗气,要主动寻找差异,寻求自己的特色,做到雅俗共赏,必须按精品化要求进行精心包装,逐步培育,完善,提高档次,提升品味,扩大知名度,把景区真正建设成为真品。精品和绝品,打造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2]要以国家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抓手,不断加强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牌和休息区等配套设施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特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注重景区的文化内涵挖掘,注重产品结构的特色化。规模化与精品化,使传统的自然观光型旅游转变为观光与度假休闲。观光与民乡风情。健康疗养等紧密结合的现代综合型旅游。要大力发展特种专项旅游产品,尽快建设一批唯我独有,人有我好“的拳头旅游景点项目,特别是具有轰动效应和辐射效应的龙头“项目,促进我县旅游景点的建设由点到线乃至区域立体状发展。

(五)走好人才之路“。赢得人心,就能赢得市场,赢得效益,赢得发展。我县旅游业要在强手入林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得到较快发展,必须立足于优质高效,以很高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取胜,造就和聚集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是培育本土旅游职业经理人。必须努力培养一支熟悉经营规则。能征善战。作风过硬。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的队伍。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吸引其他行业高水平的经理人才更多地进入旅游企业;优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推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抓好饭店。旅游景区(点)。旅行社等企业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提高其开拓市场的能力。二是不断提升导游人员素质。在设立旅游服务专业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大力培养不同层次。不同服务方向的导游员。全面推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员管理。培训和使用机制,通过改革导游人员考试制度,大力加强对导游员队伍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服务意识。导游技能的培训教育和导游工作实践的磨练,选拔金牌导游,以及组织导游员的各类评优大赛,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提高导游队伍素质,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水平。三是提高旅游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能力。有目的地选拔年轻的有培养前途的专业人才,从事旅游建设管理工作或到旅游发达的城市挂职学习旅游规划。开发度假区。大型游乐园。主题公园。生态旅游等方面知识,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的旅游行政人才。

加快巫溪旅游发展之我见

加快巫溪旅游发展之我见【307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42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