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社会工作的产生毕竟有其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与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有效施行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到了另一个国家,能够完全适应并很好开展,往往是不现实的。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重新引入社会工作,目前,社会工作在国内还是处于“非专业化”的状态:社会未对社会工作形成广泛的认可,学术界也尚未建立完整的社会工作专业化体系,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而这一局面也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一方面,传统家族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往往会求助于家人、家族,更有“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因而自己把向外界、外人寻求帮助的路径堵死;另一方面,我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许多社会问题都是通过行政渠道解决,没有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发挥的余地。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化分工的日益明显,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显得尤为重要。
在目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工作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我国大多数还是移植的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逐渐加深,各种社会问题也开始凸显,贫富差距、弱势群体、生态环境等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适用于西方社会的社会工作,在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所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也为了推动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化,就必须对社会工作开展“本土化”的社会实践,构建符合当下国情的社会工作体系。要致力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就必须弄清楚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和我国社会背景之间的关联性,这里所说的社会背景,不仅包括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背景,也包括现实社会,当下中国的时代背景。理清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社会工作发展演进的特征,了解中国人传承至今特有的思想文化和行为方式,从而探寻到中西方的契合点,挖掘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工作本土化有贡献的资源。
从世界各国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来看,共同之处在于滥觞于慈善事业,而我国的慈善事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绵延发展不断,那么在我国,社会工作也必然要与我国的慈善有所联系。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孔孟、老庄等的思想学说中就闪耀着慈善思想的光芒,例如儒家的“仁爱”思想,要求君主施行“仁政”;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后来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又丰富了慈善思想的内涵,及至近代西方思潮的涌入,又为慈善观念增添新的内容,但是助人,关注弱者,一直是慈善观念中最核心的内容,这与社会工作助人的本质不谋而合。而自唐尧时始,救济贫民一直被历代帝王视作自己的责任,逐渐成为其行政措施中重要的一部分。现如今,慈善事业在中国依然蓬勃发展,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与民众对于慈善观念、慈善事业的理解与认可有着直接的关系。慈善在过去是一种传统美德,在现代,则成为一种时代风尚。然而相比于港台地区以及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内地的慈善事业仍是存在有不足之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急需提高。正是因为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慈善事业专业化的各自需求,社会工作才要容纳中国传统慈善观念中的有益成分,借鉴慈善开展的途径,吸收慈善的各种公益资源来实现自身的本土化,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工作在专业化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帮助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突破瓶颈,获得更好的发展。 传统慈善观念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2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