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省份,各类慈善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也较为迅速。和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发展慈善事业,近几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慈善事业获得快速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慈善组织的培育,慈善募捐,志愿服务,慈善文化培养等都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不仅各类慈善机构数量颇多,而且拥有众多社会工作机构。同时,南京高校云集,其中不少学校开设有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社会工作机构与高校的专业实习合作,不仅是帮助在校学生提升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也为机构本身以及当地社会工作的发展培养的大量人才,更重要的是,实习合作过程中,服务项目的开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南京市民认识、认同社会工作专业。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南京市的研究来把握江苏省乃至全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现状,探究传统慈善观念的实践经验对于社工本土化的启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通过翻阅目前主流的社会工作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讨论,主要包含有以下优尔个方向:一是对西方社会工作的借鉴与对比,如刘智慧的《Juan Luis Vives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对中国实践的启示》,李迎生的《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二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主要代表作有刘海泉的《包头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冷琴的《“成长向导计划”中关于社会工作督导的经验研究》等。三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历程,如王思斌、阮曾媛琪的《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四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开展,代表作品有黄春梅的《职业化背景下的中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等。五是通过社会工作理念解析相关问题,如孟祥斐、徐延辉的《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与路径研究》,张洪英的《专业妇女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浅论》。优尔是探究传统文化与社工价值伦理的关系,主要代表作黄耀明的《对话与融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杨生勇、王才章的《传统文化与本土社会工作建构——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探析》等[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方面,尽管有了比较多的探讨研究,但往往是从宏观的层面,笼统地讲述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工作的影响,而着重于文化中某一点的论述相对较少,尤其是传统慈善观念方面,少有的相关文献,又是从宗教慈善观念如佛教入手的。然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人们拥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以某一宗教的慈善观念来探究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难免难以兼顾到信仰其他宗教或者没有宗教信仰的受助者的情况,引发不必要的文化或者宗教冲突,而且这种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结果也会是片面的。所以,考虑到慈善与社会工作的渊源性,笔者选取的是全面的传统慈善观念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成果注入新鲜血液。 传统慈善观念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2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