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本社区管理模式 35
4、中外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 35
(三) 对我国少数民族街道社区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6
1、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建立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相互协调机制 36
2、建立完善民主管理、决策权,实现民主自治社区 36
3、培养双(多)语社区工作者,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37
4、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普及安全法规和从严执法并进 37
5、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形成社区文化产业化运行机制 38
6、完善少数民族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增大政府扶植力度 38
7、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扩展社区服务项目,鼓励志愿组织的参与 39
结束语 40
致 谢 41
参考文献 42
附 录 43
一、导言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研究的背影
自20世纪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从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从集权式统治向民主化治理过渡。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更多的则是面临着社会政策、制度普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这一重大难题,毋庸置疑,我国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正处于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十优尔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深远影响。
经济模式的转变牵动着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在适应新形势的同时,街道、社区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部门势必成为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所在。首先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这就要求社区提供更好的社区环境和服务水平,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后,多元化的服务和美好安居环境才是人们关注的实质问题。其次,经济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在城市规模扩大、人口膨胀的今天,无论是社区规模、社会秩序还是社区环境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模式被更多的提倡,落实基层民主,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已成为提升社区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再次,人口结构变化和社区发展的双重作用下,人口老龄化、失业率增大、流动人口增多等现象日益突出,由此一来社区管理的对象及内容便需要创新和调整,社区保障更具针对性和服务性,能更准确、更到位的解决居民所需,稳定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为了适应特殊的转型时期,我国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亟待实现职能转变,“缺位”、“越位”的政府调控已不再行之有效。在实行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将反向促进我国社会的转型。第一,由于政府权力的下放和外移,我国提倡“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服务模式,社区在细化管理方法的同时,必将促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效率,也会影响政府行政理念,提升公共管理实务办事效率。第二,街道社区是联系、沟通居民和政府的纽带,发挥着社会事务处理中“起承转合”的作用。作为既不属于政府公共部门,又不属于私营社会组织,社区无疑成为更具“亲和力”的第三部门,相当于中介或中转站,把居民的意见和政府的政策互相转达、传递。第三,可以及时弥补“政府失灵”空缺,文护转型期社会稳定。社区服务和管理更具专向性和地域性,根据不同地方(社区)课指定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办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目前,我国仍然存在贫富差距较大的现象,街道社区的针对性管理,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社会矛盾,并能更细致、全面地管理社区,实现较为复杂的社会多元需求。 少数民族街道社区管理机制研究+文献综述(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