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城市化加速发展、市场经济初步确立等综合背景因素作用之下,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公众缺乏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参与意识薄弱。因此我们必须改进社区管理,实现公众自治权,从相应的法规、制度、组织体系等方面来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与素质。城市社区公众参与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它的实践模式的不断展开和扩大有利于社区建设的治理和基层民主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社会结构尚处于转型期,市民社会根基薄弱,社会组织还很不发达,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区管理组织体系的建构一定要走一条自下而上的民众自治机制与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机制相结合的、政府引导式的发展道路。38200
关键词:城市社区建设;公众参与;问题;对策
一、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
自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央政府以行政关系为纽带构成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统一的组织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位已经成为了一种管理实施者,为了体现国家的社会职能。单位组织不仅要实现自身经济的生产作用,同时也承接各种社会功能。社会学家把这种社会模式称为"单位体制"。它使工作人员充分依赖自己所属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从而使员工形成强大的“单位意识”,并没有“社会意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完全改变了这种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已经慢慢地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进行变革,实行“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区、企业与社区”分离的新格局。企业将相对纯粹地实行其经济职能,原来由企业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必须回归到社会中。而能够担负起这些社会功能的基本载体只在于社区。因此,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就更加重大。社区公众参与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手段。
1.居民对于社区参与的热情程度,是社区民主深度、法律规范和管理水平的一个指标,是反映社区发展的一个因素。在世界各国的行政管理改革中,人们日益广泛的运用有关公众参与的重要治理理论。论文网
2.公众参与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参与的规模、效应和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着社区发展的整体变迁与目标模式。社区治理需要居民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与合作,这样不仅能够弥补政府对基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不足,而且是世界各国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共同目标和基本内容,也是社区建设必须采取的基本手段之一。
3.居民是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成员,是可以推动社区发展的内在机制。城市社区建设一旦与公众参与分离开来,那么一切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将社区公众参与与政府治理有效衔接起来,公众可以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一定的组织和渠道,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与管理,依据宪法和法律来文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推动社区的福利活动,从而推动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而且这对于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基层社会的民主进程富有积极意义。
二、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越来越受到重视,公众参与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居民除了可以参加居民委员会的选举,还可以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对社区的重要事项进行讨论、决定。公众参与逐渐从从消极参与转变到正面参与。部分中国公民的主体意识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从"要我"开始参与政治,而成为了"我想"参与政治,居民也不再为各种各样的需求或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心理与精神上的认可(例如老年人的参与)或是为了得到福利资源(如低保户的服从参与)或是在单位解体以后寻求一种组织的庇护或者是出于情理以及感情等被动式的参与社区管理,而是主动地、自愿地、热情地参与到社区事务管理的行动中来,公众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意识越来越强。社区也积极推动各种非政府组织(中介机构)的介入,居民不仅是参加一些简单易学的体育和休闲活动,而且还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等活动,居民的参与已逐步渗透到社区的政治,管理,文化等建设中。非政府组织在政府和社区之间发挥着中介桥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的工作量、减少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对策: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3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