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中国的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及其风险管理(3)

时间:2020-02-27 13:34来源:毕业论文
二、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一)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的保险业务发展仍然处在初期阶段,银行保险业务的现有模式还较为简


二、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一)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的保险业务发展仍然处在初期阶段,银行保险业务的现有模式还较为简单。在合作初期,双方业务往来量还比较少,只是在商业基基层网点由保险公司对一些保险产品进行销售,利益往来业比较低。这种稳定现象一直持续到2000年,银行保险的概念首次以产品的形式被平安保险推出。我国的保险业务才算迎来了春天,开始快速发展,并在全国推广。此时,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开始以代理合作协议的方式合作起来,这令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开始向飞速增长。2002年到2003年,我国刚刚加入WTO,银行保险业务开始迈出快速发展的步伐。不断的接触到外国保险银行的先进理念和经营经验,使我国在银行保险发展的道路上搭上了快速发展的直通车。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我国保险银行业务已经遍布全国,而且为了满足各类客户需求,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东风下,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高速发展,迅速成为了寿险企业产品销售的“三大支柱渠道”之一,与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齐名。有发展自然就会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从2004年起,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开始减速,为解决自身的问题,国内的保险公司开始对自身结构进行优化,对产品进行创新,推出了万能险品种,使银行保险向产品多元化发展又迈进了一步。经过2004年与2005年的低速转型,2006年我国格内保险公司已经逐步转型完毕,发展逐步向深层次探索。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开始越来越多的利益往来,并且收入也不断增加,银保双方早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浅层次、表面化的合作,银行参股保险公司或者保险公司参股银行的案例开始出现,打破行业界限共享客户资源,使银行保险业务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从2010年开始到今天,银行保险业的增速不断下将,渐渐处于一个发展的待突破阶段。尽管我国保险银行直接的渗透合作模式已经屡见不鲜,同时还产生了金融控股集团这一模式,但是简单粗放的代理协议依然占据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模式的主导,这使得消费者利益受损,保险公司间恶性竞争频繁出现,整个银行保险业萎靡不振,难以令老百姓放心购买,导致利润亏损。
(二)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现状分析
2000年,中国平安保险推出银行保险业务,而到如今,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几经波折。根据中保险网中国保险统计年鉴2001-2011年,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保费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寿险产品三大收入支柱之一。根据保险网提供的数据可以发现,2001年-2005年银保收入从44.6亿元增长到了905亿元,其中增长梯度为:44.6亿元,468.4亿元,765亿元,795亿元,905亿元。这一阶段中,在2004年间,银保业的增数下降,但在2006年和2008年却出现了飞速增加,在这之中银保业务保费收入占寿险公司总收入的32.7%和43.7%,成为寿险业“三大支柱渠道”,业务高速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10年第三季度并达到峰值,占寿险保费总收入的大约一半。然而好景不长,与所有高速发展的产业一样,过于高速的发展只会延迟漏洞的暴露,为了整顿和规范银保业务,银保新规在11月被发布出来。随后的2011年,我国银保业务的收入开始降低,而其中一些小的保险公司也放弃经营银行保险的销售业务,银保在寿险业中所占的比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
我国现阶段银保业务的发展仍然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无论是增阶段还是低迷阶段,都不断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基础仍然建立在简单的代理销售协议模式之下。由于市场的竞争的环境出现,为了完成保险公司的各项业务要求,形成渠道的竞争优势,保险公司甚至不惜采取违规操作,在代理手续费上暗箱操作甚至向银行柜台人员提供部分费用,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保险公司本身的产品成本,还破坏了市场秩序,也令银行保险业务的利润下降。另外银保业务的保险产品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特点,产品结构简单,与银行自有产品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偏重于理财。公司与公司之间缺乏各自的特点,保险期限基本一致,以分红预期为噱头推出分红型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中国的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及其风险管理(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4705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