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绪 论
我国已经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空巢老人家庭越来越多。数据显示,我国“空巢”家庭逐年增多,在大城市,问题尤显突出。随着子女踏入社会工作或者组建家庭,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到那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因此,研究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空巢”家庭的形成是个人、家庭、社会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因素占得比重越来越大。在“空巢化”的现今,家庭照顾需要适当的和社区照顾相辅,才能起到照顾的效果。社区可以将老年服务这一项目独立开来,形成一个支持“空巢”老人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子女和父母在观念上想法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家人间的亲密程度下降。空巢老人的幸福感受挫和身体健康受损通常是由于子女轻易的离家外住和对父母的冷漠态度引起的。社区周围的人情冷暖对于老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上海市宝山S社区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了解,探讨S社区空巢老人面临的与子女之间的探望问题,以及老人再婚现象的问题,并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帮助他们融入温暖的社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 。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比如养老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大,社会养老机构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加快,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为“空巢老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是到了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的时候了,因为他们正面对或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
空巢老人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而且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文献回顾
(一) “空巢”的缘起与演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老人长期空巢又得不到子女关爱,结果引发精神危机,现今已不止个例。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出现了大量的老人独守空巢。2006年,城市地区的空巢老年家庭为49.7%(其中独居的空巢家庭为8.3%,夫妻户为41.4%),接近一半的城市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可能达到90% 。空巢老人的生活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成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在S社区的调查中,我发现在空巢老人中存在“距离产生美”,老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发展自己的圈子,不过多依赖子女,子女在心理上不会厌烦,对于老人反而会有更多的关心。S社区的部分空巢老人也存在再婚问题,很多子女对于老人的再婚对象都有诸多排斥与意见,而老人又希望在子女没有过多时间照顾的情况下,自己身边有个伴,这一问题也普遍存在于空巢老人中。 上海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