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意义
剪纸艺术是传统民间文化的浓缩,从它独特的表现形式来看,有着显著的艺术特征,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庆阳民间剪纸艺术是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她以独有的方式寄托和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在今天经济大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发展需求使得庆阳剪纸艺术也遭受到了两极化矛盾。庆阳民间剪纸艺术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例如文化生态失衡、文化渊源断裂、剪纸传承方式和内容过于简化、趋于速成、创新意识淡薄、精湛剪纸技艺濒临失传、传承人队伍不尽合理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庆阳剪纸的传承与发展。在庆阳本土,剪纸艺人多为年龄较大的农村妇女,她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极少数技艺精湛的传承人已经年过六旬。对于她们的技艺只能是通过“近亲繁殖”的方式得以留传下来,导致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人缺少专业、系统的指导培训。因此,庆阳的剪纸艺术传承人队伍逐渐缩小,从而使得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专业技能也面临着失传的窘境。再加之现代社会快餐式文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庆阳本土的民俗文化受到一些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让大量的群众基础流失,丧失了本土民俗文化的受众群。所有这些都是直接影响着庆阳民间艺术在当今社会的新时期的一个良性发展和传承,庆阳剪纸艺术中蕴含的巨大的文化底蕴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在慢慢贬值。因此,在今天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条件下,庆阳剪纸传统民间艺术如何遵循文化多样性原则,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重新扩大剪纸传承人队伍,提高传承人队伍文化水平,这是我们当前要做的首要工作。
(三)研究综述
庆阳剪纸以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为后人广为传承,后人传承的依据就是历史文化背景和前人的剪纸作品,而民间剪纸艺人是庆阳剪纸发展的唯一指路人。
1、剪纸艺术的整理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民俗学者开始从全国各地搜集、整理各种剪纸的图案和作品,这是传承并发扬传统剪纸民间艺术的一种最基础研究。这些整理出来的剪纸图集,无论是对后世研究的学者专家,还是剪纸艺人,都是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 ]是靳之林的剪纸收录集,这部著作中列出了全国各地共400余种剪纸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像抓髻娃娃、扫天婆婆、拉手娃娃、喜娃娃等古代传统民间的庇佑诸神。吕胜中在其《中国民间剪纸》[ ]一书中,在将民间剪纸的概念界定、历史追溯及剪纸在民俗中的应用等情况作了简单概述之后搜集整理了全国近20个省的民间剪纸作品。潘鲁生在《中国民俗剪纸图集》[ ]一书中收集了全国剪纸艺人的作品将近1000幅,图集中主要以剪纸的适用场合来收集整理,像传统的节日、重要的礼仪等场合剪纸不同的应用,可分为春节窗花、立春门笺、婚嫁喜花、丧俗祭花等十一编。在庆阳本土,对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突出贡献的就是王光普,他在《民间传统剪纸纹样》[ ]一书中,将伏羲女娲、抓髻娃娃、生命树、鱼、蛙、葫芦等人的纹样和传统剪纸技艺,用图片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并对剪纸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加以描述。同时,王光普在他另外一篇著作《生命、生殖崇拜与远古图腾——民间传世剪纸纹样》中,主要归类整理了剪纸纹样类型,而这些是在以信仰崇拜为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汇总。
2、庆阳剪纸传承人研究
庆阳的剪纸艺人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是很多,剪纸作品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文们常说生活就是一门艺术,而庆阳剪纸艺术就是来源于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耕部落,他们的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庆阳剪纸民间艺术可以说是中国民俗史上的一朵奇葩,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广大劳动人民流传下来,为后世展现出她别有风味的艺术价值。但是解放之前的人们并没有很重视这一珍贵的传统民间艺术,对剪纸艺人的讲述也是相当缺乏,这是我们研究学者和后世的遗憾。对庆阳剪纸艺术传承人做过专题性研究的是王光普,他在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是《大师祁秀梅》、《陇东民俗剪纸》等。在《大师祁秀梅》这部著作中,王光普搜集整理了艺术大师祁秀梅的100幅作品,其中主要是祁秀梅在图腾崇拜这方面的创作艺术,书中还讲述了祁秀梅大师的剪纸艺术特色,和她在庆阳镇原县生活中所感悟出的创作思想。“祁秀梅被专家誉为中国的工笔剪纸艺术大师。她的剪纸作品中较为完整地保存和体现了我国民间传统思想、美学思想、艺术观念和造型观念,许多早已失传的原始图腾文化和古老民俗在她的剪纸作品中得以印证。她的作品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极为珍贵的研究资料。”[ ]在庆阳本土,祁秀梅大师就是庆阳剪纸艺术文化的里程碑,她在全国剪纸文化传承人当中更是灵魂人物的存在。因此,研究并学习她的剪纸艺术创作思想,是我们发扬庆阳剪纸艺术的最好的教科书。 庆阳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