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河流域地处在超级干旱区,风沙灾害严重,生态环境特别脆弱,所以水资源显得尤其珍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肯定会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宏观或微观的影响。
2。1 来水量呈递减趋势
由于上游山区的降水、区域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活动的因素等影响,和田河来水量存在递减的趋势,1971-1980年和田河年平均来水量为44。91亿m3,1951-1990年和田河年平均来水量为43。29亿m3,1991-2000年和田河年平均来水量为42。17亿m3,平均每十年来水量减少1。37亿m3,根据和田河多年来水量,用趋势理论分析,当显著性水平a=0。05时,来水系列的检验统计量小于临界值,也就是说和田河的逐年来水量存在不显著的递减趋势,如图2-1所示。
1971-2000年和田河来水量变化曲线
从图2-1可以看出,和田河多年平均来水量存在不显著的递减趋势,这一趋势给和田的灌溉农业带来一定的威胁,对区内的开荒用水不利,同时对和田河沙漠绿色走廊和塔里木河及其沿途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2。2 水矿化度呈增加趋势
和田河主要是依靠昆仑山上的冰川和季节性融雪进行补给,所以天然水体矿化度相对较低,以玉河为例,上游水文站矿化度平均值为247mg/l,。玉河在5-8月矿化度较低,而在其他月份则较高,同站矿化度非汛期矿化度介于294-758mg/l之间,均值为585。3mg,属于较高矿化度水,汛期介于195-350mg之间,均值为235。8mg/l,属于低矿化度水;春花农场矿化度非汛期介于404-1456mg/l之间,均值为1091mg/l,属于高矿化度水,汛期介于240-40mg/l之间,均值为349。7mg/l,属于中等矿化度水很明显,同期春花农场处河水矿化度要比同站高的多。矿化度,特别是盐化程度,汛期相对较低,而非汛期则明显升高,玉河尤为严重。文献综述
造成和田河水质矿化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自然原因:和田河有两大直流河,分别是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这两个河都属于内陆耗散性河,山区形成径流以后,进入了平原后,再没有全新的水源接受,因为渗透,散发丧失,水分越来越变少,导致盐分增加以后不能够得到稀释。此外,降水量也十分稀少、气候非常干燥、蒸发强烈、也有利于引起河水盐分缩小,使得矿化度增高,流域周围低山带和平原区,沉积物和土壤中的易溶盐含量比较高,盐源丰富,可以随着水进入两条河流。
人为原因:和田河出山口渠道的大量引水形成了下游水量的减少的同时造成了上游来水水量日益减少。特别是枯水期,下游河道河水比较少,大多数是农田排水和灌溉回归水,相对应的河水矿化度也变成了一年中的很的高时段。和田河流域农田排水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旱排水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排水渠建立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排水渠逐渐改善的阶段。农田排水尽管可以将把部分盐分带出灌区,然后对灌区内部的盐渍化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因为和田河地势比较低,是排水的出口,大量高矿化度的农田排水进入了河流以后,对河水的水质盐化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数据调查2000年和田灌区农田排水量18163万t,大约有10%进入了和田河,平均矿化度大约为2680。3mg/l,通过农田排水进入河流的盐分大约为11。24万t。
2。3 水污染逐步加剧
和田河流域地处干旱区,风沙灾害相当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水则是最珍贵的资源。根据和田地区环境质量报告(2006-2010年),从水质现状的评价的结果来看,和田河没有收到有毒和重金属类的污染,但是有些河段还是收到有机污染,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和氨氮含量比较高。 和田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