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可雇佣能力。所谓可雇佣能力是指个体具备适合雇佣的能力或特征等,以及个体能否被雇佣并且维持雇佣的状态。大学生一毕业就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双向选择阶段,此时可雇佣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技能高低的最直接体现。据调查,企业认为大学生应该拥有的被录用的能力包括: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抗压能力、敬业精神以及上进心等。[3]所以,大学生应重视多种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可雇佣能力,以顺应无边界职业环境。
4。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人凭借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维、行动进行转移或驾驭的技能。如何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如何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可雇佣能力,这便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积极向上的状态面对职场,顺应在无边界职业环境中自身成长的需要。[4]
三、无边界职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无边界职业不同于以往的职业生涯,很多固有的职业观都已不再适用,如终身雇佣制等,这意味着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需要应对新的无边界职业的挑战。复杂的就业环境要求大学生拥有多方面的就业技能,在这样难以预测的环境中,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性
无边界职业生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向,与此同时,衡量职业成功的标准不再是传统的职位晋升、薪酬等指标,更多的会关注工作对个体内心的影响。所以在无边界时代,大学生会更加自主地关心个人的职业成就感,关注自身的职业生涯,确定切实的职业成功标准。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潜在人力资源,其高学历、高素质的特征,也会促使大学生主动的关注自身的职业生涯,关注职业的变化,从而认清自己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就业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切实的目标。
2。促进大学生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特点之一是其灵活、多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原有职业生涯中“一职定终身”的现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迫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紧迫感,尤其是即将面对社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大多还没有适应社会的环境,对社会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学校层面,在社会经历和经验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但现实社会中的残酷挑战,鞭策着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无边界职业时代更注重的是就业技能,所以更多的大学生会持续地更新自己的技能,重视对自己就业能力方面的培训,不断地挑战自己,使自己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以及组织之间可以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的突破,逐渐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3。注重就业的过程和个人内心的感受
在传统职业生涯中,组织是个体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人,职业成功的标杆主要是将升职、加薪等作为衡量准则。但在无边界时代,个人更重视工作本身和工作过程。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从注重外在评判转化为关注个人内在感受,如在传统职业生涯时代,人们注重工作是否体面、是否人人敬仰,到如今的无边界,个体关注的是工作是否与自身兴趣有关、能否均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等。所以,无边界职业更关注个人心理上的感受。大学生在无边界职业生涯中,会注重技能培训的广泛性,注重就业的过程,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关注工作意义、工作满意度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所需的就业能力,形成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探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