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被学界广泛采用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当中,“流动人口”的概念也不尽相同。韦艳、张力等甚至专门撰文,对历次人口普查当中“在外人口”、“盲流”、“非正式迁移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等流动人口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阐述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这种差异背后的历史因素和政治导向[1]。
从求同存异的角度来看,在中国,流动人口应是指离开本人户籍所在地、在异地生活超过一定时间的人口。因此,国内主流声音将其简单等同于“农民工”概念,显然是失当的。上海高校外地学生[ 后文均简称“非户籍学生”]就是在沪流动人口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而本文关注的,是这一群体在完成其高等教育后,会否继续维持“在沪流动”状态,即选择留沪工作。
2017年,上海高校(除专科高职)毕业生约13。9万人,其中超六成是外地户籍学生,尽管近年来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非户籍学生留沪比例不断下降,但仍保持在60%到70%左右[ 2017年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数据来自2017-03-18“2017年上海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暨长三角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相关负责人的受访发言, http://www。labour-daily。cn/ldb/node13/node18/u1ai325310。html]。从结果上来看,以“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直接居转户政策”为首的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还没能完成其设立之初被赋予的“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的使命。截止2014年官方统计数据,上海市常住人口超过2426万,其中非户籍人口987万,占比超过41%[ 详见人口普查数据,不赘述。]。如何有针对性地调整政策制度,以降低中低层次外来人口留沪比例并吸引高水平紧缺型人才来沪发展,是解决上海市当前人口过剩、社会矛盾日益严重问题的重中之重。论文网
通过科学有效的问卷设计,尝试对上海大部分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对留沪意愿及自身情况进行调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哪些因素显著影响了非户籍学生留沪工作生活的意愿?第二,这些因素为什么会对其居留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第三,上海市现行的种种落户制度、政策是否起到了其应有的分流作用,如果没有,应该怎样调整?
一、相关研究回顾以及评述
(一)我国流动人口群体的研究
(二)大学生就业情况研究
(三)国外流动人口相关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抽样与抽样方法
本次研究的总体设置为“上海高校外地学生”,实际特指了上海全日制大学在读外地学生。由于这一群体总体规模较大,在理想状态下多阶段分层抽样,对上海27所全日制大学统招的本科及以上在读学生,按照系统抽样方式,做到每所大学随机抽取10名受访对象,最终回收样本总量达300人。
但鉴于个人研究精力和时间有限,样本实际是以网络问卷形式,在各兄弟院校间通过朋友间社交平台获取联系方式的形式实施完成的。最终共发放问卷110份,并成功回收有效问卷102份,问卷有效率92。73%。
尽管这样的抽样方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没能完全达到随机抽样标准,但从最终分布情况来看,其结论与预期假设比较吻合,也验证了前人的部分研究成果,即认为,数据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因变量设置与概念限定
鉴于本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模型的确定,因变量当然地设置为留沪工作意愿。需要注意的实际是两个相关概念的限定和实际操作。
一是上海高校外地学生。尽管高校应该是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的统称,除大学、专门学院以外似乎理所当然地应该包括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内。但由于上海本身被赋予的“四个中心”[ 四个中心,即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定位,上海市内已经少有第一、第二产业实际存在,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现有工业园区或也在不远的将来整体外迁,结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第二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为主的办学方针,可以认为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外地学生在毕业后几乎不可避免地需要离开上海到其他城市参加工作。因而在本次研究的实际操作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读学生是被排除在外的。 上海高校外地学生留沪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9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