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在生活中,学龄前的儿童往往会出现和自己喜欢的玩具讲话,或者自己和自己讲话,似乎在和某位想象中的朋友玩耍的情况,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假想伙伴”(imaginary companion,IC),早期研究将假想伙伴现象与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认为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存在人格缺陷、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的特点。但实际上,已有的研究显示,假想伙伴是儿童假装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且对儿童的想象与现实区分能力、守恒能力和心理理论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有关于假想伙伴的类型,心理学界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不可见的、无外部实物依托的幻想伙伴(如:动画片中的人物,有些孩子将《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当作自己的朋友,并在自己的生活中与之进行游戏);二是可见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被儿童赋予拟人化特征的客观实物(如:有些男孩将自己喜爱的“变形金刚”当作是自己的朋友,有些女孩将自己喜爱的洋娃娃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并在生活中与之进行游戏)。但在这之后,对假想伙伴进行了大量研究的玛乔丽·泰勒受启发于自己的女儿——她的女儿在很长时间里都假装自己是一条叫做安布尔的小狗,因此泰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假想伙伴的第三种类型——角色自居伙伴。Anna(2008)认为角色自居伙伴即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行为等方式,甚至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不同的人物对待。但是现今大多数研究者并不把角色自居伙伴纳入假想伙伴的概念之中。假想伙伴作为一种儿童见的心理现象,其出现的高峰期在2。5~3。5岁以及5~9岁(33%~43%),本次的研究样本为5~6岁儿童,正处于假想伙伴出现的高峰期。
林其羿、吴灵欣、程利国等 提出,假想伙伴游戏作为想象性游戏和假装游戏的一种,是儿童晚期最复杂的游戏形式之一,也许正是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催生的产物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反过来,儿童通过假想伙伴游戏又促进了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源-于,优W尔Y论L文.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分享行为是一种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使用的互惠性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交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本次研究中具体分为“偶得物品”与“拥有物品”分享两种情况。而假想伙伴的存在,使得缺乏同伴交往的儿童得到了安全感和精神满足。并且在与假想伙伴进行交往的活动中,(如开聚会、野餐等)儿童将从生活中学习到交往技能进行不断练习,使得交往能力不断发展,并在活动中获得类似真实的交往体验,假想伙伴也让儿童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上,了解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情感。同时假想伙伴为儿童提供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机会,提高了儿童与社会交往的能力。那么既然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的社交能力显著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那么在分享行为方面,拥假想伙伴的儿童是否也能够表现出优势呢? 本文以5~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试探究假想伙伴对儿童分享行为能力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本研究以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从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学正幼儿园、胜利幼儿园的四个大班中选取,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我们选择的样本容量为97名大班儿童,最终家长方面回收问卷64份,有效问卷6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3。75%。
根据家长问卷的回收情况,最终我们选取60名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平均月龄为71。68个月。(具体信息见表1)同时,每一位被试均配有1名陪试儿童,作为分享行为任务施测时儿童的伙伴。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