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大學生教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2367字】

时间:2023-04-15 08:21来源:毕业论文
大學生教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2367字】

大学生教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缘起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消费成了一种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交往。在知识经济GM的大


大学生教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缘起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消费成了一种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交往。在知识经济GM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消费结构有了巨大变化,教育消费“这一新兴名词悄然走红。

教育消费是指社会个体因教育需求而消耗物质资源的过程,主要是教论文网学物质设施的消耗及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力消耗[1]。大学生教育消费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消费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独特的半成熟心理,造就了自身独有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

本文对大学生的教育消费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现状。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及时引导他们在人生的特殊阶段树立良好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对提高家庭及社会教育质量,完善高校的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文以S为调研点,随机抽取不同专业大一到大四的学生。

(二)研究过程。

阅读大量科研资料,确定研究内容及方向,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研。发放问卷530份,回收513份,回收率97百分号,有效问卷500份。访谈了大一至大四各专业的学生共200人。最后明确小组分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父母资助是主要的消费来源,乡村学生独立性与责任感更强。

父母资助是当代大学生主要消费来源,经济上的依赖性,对他们的消费意识与消费方式有一定的影响。由于乡村学生比城镇学生面临的家庭和就业压力更大,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也更强。而大多数城镇学生的父母考虑到安全和学业问题,不支持孩子勤工俭学(见表一)。

(二)当代大学生教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城镇学生教育消费投资明显高于乡村学生。

20元以下的低消费,在乡村中占35百分号,高于中小城镇与大城市。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多数乡村同学选择勤工俭学。60元以上的较高消费,在中小城镇与大城市中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他们家庭条件较好,有更多富余时间和精力,兴趣爱好较多有直接关系(见表二)。

(三)教育培训经费逐年攀升,各大高校考证热“流行依旧。

随着年级的升高,未经过教育培训的由大一的60百分号降到大四的5百分号;培训经费不断上升,最高消费由大一的400元升到大四的1000元以上;培训种类也多样化,由英语四六级和职业资格培训扩展到考研。考公和出国;涨幅最快的是职业资格培训“,由12百分号激增到85百分号。

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智日益成熟,自主意识有所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人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也有部分人受到周围同学。家长的影响,盲目考证,但在有限的精力下,却不能兼顾自己的学业和生活,未能坚持到最后。

(四)在教育中理性消费仍是主流趋势,在生活中实惠高质仍是大众追求。

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教育消费观有以下特点:24百分号的人认为在消费中满足需求即可,30百分号的人以经济实惠为主,40百分号的人兼顾实惠与高标,仅6百分号的人追求高标。可见在教育中贴合实际。理性消费仍是主流趋势,但依然有部分学生攀比心重,一味追求高消费,力求高大上。

四。反思与对策

(一)反思。

申静认为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体现着时代精神和时尚风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有不成熟性,欠缺理性[2]。我们做了如下总结:

1。大学生整体独立性较差,责任意识淡薄。

86百分号的大学生消费来源仅靠父母,89百分号的大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只为娱乐。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整体独立性较差,责任意识还很淡薄。原因有:很多城镇家庭的孩子,每月生活费在1200以上,这足以支付日常开销;虽有学生愿意勤工俭学,但父母出于多方面考虑,并不赞同。

2。追求个性时尚,玩心重,整体教育消费水平低。

大部分学生每月计划中没有教育费用,除基本开销外,还有娱乐。购物与交际。而教育费用平均花费只有25元左右。原因有:大学课程相对轻松,多数人喜欢上网。打游戏;生活费多由父母支付,并不精打细算;受到周围学生或广告宣传的影响追求时尚,张扬个性。

3。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盲目消费。情绪消费。

在教育消费中,存在由攀比从众心理而引发的盲目情绪消费,如考证热“和培训热“。原因有:缺乏自主意识,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自我期望较大,好胜心强。

4。有些学生消费观念比较偏颇,一味追求高大上。

有少部分学生热衷品牌产品,一味追求高大上。原因有:家庭条件好,父母很宠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为迎合他人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心智不够成熟,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

(二)对策。

1。了解自身特点,提高自我修养。

大学生不良消费的主观原因是其消费心理不够成熟。大学时期是一个独立与依赖并存的阶段,他们追求个性。有强烈的被尊重需求,更是以炫耀的消费心理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2。注重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是主要的社会化机构,家长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孩子影响极大,喜欢高消费的父母很难说服子女合理消费,所以在消费道德教育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首先,要充分了解子女,既不能过于严厉更不能过于放纵。其次,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意识,在经济与生活上都要逐步放手,让他们适当承担起家庭责任。

3。调整管理模式,帮助学生顺利成才。

学校教育对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而现在高校的德育过于形式化,实效性不强,没有真正把握住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没有全面客观的引导。首先,高校应该整顿校风。校风并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由实践衍生的集体价值观。其次,举办各类讲座,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勤工俭学“不仅是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而且是对城镇学生的锻炼。最后,广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动向,与时俱进。

4。改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氛围。

当代大学生处在没有围墙的大环境中,一旦拜金享乐。浮躁功利等不良风气喧嚣尘上,就可能成为他们极力追求的时尚“。因此,公众人物要洁身自好,人民群众要做好监督工作,媒体人要引领好社会舆论,唯有各方通力合作,方能改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氛围。

大学生教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大學生教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236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74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