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高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研究(5)

时间:2023-07-31 22:04来源:毕业论文
5.试题研究 早在非连续性文本概念出现之前,语文考试中就有类似的阅读题型,而在课标提出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要求后,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在语

5.试题研究

早在“非连续性文本”概念出现之前,语文考试中就有类似的阅读题型,而在课标提出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要求后,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在语文考试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一些教学研究者对“非连续性文本”试题也展开了相应研究。王礼平从读图识表、文字拟写、材料探究三方面对试题考查指向作了一定分析。  管贤强提出“非连续性文本”试题革新很有必要。  周国显提出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六个特点。 

综观以上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们对“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界定、文本类型、阅读方法、教学策略、试题研究都有较为多样的研究,但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众多理论研究中没有深入一线教学实践,缺少可靠的数据分析,更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该文本的阅读方案。可见,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指导层面上还是较为单薄的。

(四)研究意义

因“非连续性文本”具有选材生活化,简洁明了,直接客观、实用性强的特点,所以,阅读该文本能间接提高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也丰富当前语文课程内容。

笔者旨在通过对杭州市部分小学教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施现状和小学生“非

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调查、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人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的分析以及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践案例的分析整理,为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1. 提高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运用能力,更好地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应用于生活。

2. 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文献综述

3. 为语文教育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对语文教材编写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给编者一定启示。

二、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分析

2011年教育部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修订,表达了更加开放多元的语文教材观。其中在“教材编写建议”明确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同时提出“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语文阅读需要根据学习、生活的实际需求,增加不同类型的文本。 ”所以作为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材料的语文教材应该在编写上体现时代性与生活性。而“非连续性文本”正是新时代的产物,更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形式。因此,笔者通过文本分析法分析研究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选文的比重、形式、来源、呈现的方式以及内容的指向。

小学高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研究(5):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065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