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一线教师能够很容易地利用教学设计原理的成果,为了提高散文教学设计的效果,本文将散文教学设计的研究置于语境教学理论之下,参考众多优秀名师的教学实录,利用还原法,找出其中隐含着的教学的一般规律,设计出属于“这一篇”文章独一无二的教学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篇论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一)文献研究法
在确定课题为语境教学视野下的散文教学设计研究之后,从课题的研究成果出发,通过阅读国内有关散文教学设计和语境理论方面的期刊论文和专著等文献资料,汲取其中对自己课题研究有用的内容进行总结,把握其中的规律。还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剖析揣摩,对如何从新的视角开展散文教学设计展开深层次探索,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顺利形成奠定基础。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这里指的是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再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语文特级教师相关教学实录的学习,以及对一些新手教师教学设计的反思,发现目前散文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散文教学设计语境化的方法。
第二章 文本语境化解读
文本解读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而解读文本则需要靠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引领学习者走进文本,以此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但就目前而言,多数执教者不善对散文文本进行解读,有时甚至会误解作者的观点。运用语境解读法,可以改善散文文本解读质量,为散文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第一节 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当前散文教学中,执教者对散文的解读,产生四大问题:
一、解读文本片面化——偏向人文
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把握文本人文性的内涵,同时也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实力的提升。可是有的执教者过于推崇人文性却丢弃了语文的工具性,只顾“道”而抛弃“文”,因此课堂教学就缺少了一些“语文味”。一些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刻意地升华文章的主旨,其实语文的学习,更应该基于语文而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若是一味迎合学习者的趣味性,就很难有进步。
二、解读文本随意化——脱离文本
解读应以文本为主体,尽量实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去理解,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克服脱离文本去臆想的问题。科学技术的诞生既造福了课堂,同时又对其造成了威胁。如今,一些教师如果失去多媒体仿佛就不知道教学该如何进行下去了。课件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教师们教书越来越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造成学生只看图片、只听歌曲的困境。还有一些老师抓住文章的某个部分,补充大量的课外读物并美其名曰“拓展应用”。抑或是忽视作者写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推断文本的含义,从而忽视作者本意,游离于文本之外。综上所述的情况均会产生脱离文本解读现象。
例如某教师在设计《找春天》教学时,计划利用不到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读课文、总结春天的特点,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向同学展现大量的图片,播放《春天在哪里》,并且要求学生扮演春姑娘找春天。这可能让学习者玩得很高兴,课堂氛围也很欢快,但是该教师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让学习者接触文本。形式大于内容的课堂设计真正能给学生带去多少快乐?脱离文本的教学内容该如何能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实力? 语境教学视野下的散文教学设计研究(10):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