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贸易发展趋势(3)
时间:2017-01-18 13:2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统计,中国目前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其中约1000万至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他们购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手表、皮包、化妆品、时装和珠宝等个人用品。该协会预计,到2013年国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的人数将增加到2.5亿人。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奢侈品消费开始启动,当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我国目前已超过人均收入1500美元的水平,部分沿海城市甚至已经超过2500美元,因此国内的奢侈品消费正在快速增长。 图1.1中国奢侈品消费预测走势 数据来源:资料来源:《消费导刊》(2012年01期) 1.2 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特点 1.2.1 奢侈品消费“年轻化”趋势 在国外,奢侈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一般在30~40岁年龄段之间,中国奢侈品的消费者年龄层从20多岁的年轻人,到50岁左右的人都有,但20岁~30岁的消费者成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这一年龄段的中国消费者人数要比日本高出11倍。2007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国城市青年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认同“人生及时行乐”的观念,并表示愿意购买奢侈品。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已成为趋势。例如,登喜路品牌在中国的消费最低年龄要比欧美及其他国家低5岁左右,大概为25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市场,年轻人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有经济实力消费奢侈品;二是一些经济能力并没达到消费奢侈品水平的年轻人,为了圆奢华梦也在消费奢侈品。据此,可以把年轻人消费群体分为两种消费类型:“真正可以买得起奢侈品的人”和“花光所有钱来买一件奢侈品的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女性在奢侈品方面支出庞大。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奢侈品业以往以男性为主导的客户基础,时髦富裕的都市女性愿意善待自己,十分迷恋奢侈品的魅力。 1.2.2通常“两头在外” 两头在外是指原料进口,生产国内,销售出口 把生产经营的两头(原材料、销售市场)放到国际市场上去。 相较于以往来自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地的消费群体,现在对香港旅游消费的贡献换成了大陆二、三线城市的居民。 梁裕昌给记者列出这样一组数据,2001年第一次到香港旅游的大陆游客比例是54%,意着两个人中有一个人是第一次到香港,2009年这一比例下降至20%,即5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第一次到香港。 然而,这一比例到2010-2011年开始回升,原因是以前经常在香港“血拼”的内地游客“转战”去了欧洲或更远的国家,而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游客开始往香港“跑”。尽管后者偏向比较小件的奢侈品采购,如钱包或皮带等,但并不影响他们所创造的总消费额。 相应的,“血拼”到英国或其他欧美国家的大陆游客,展示了超强的消费能力。据了解,2012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9%,较2011年下降3.3个百分点,同时远低于全国14.3%的水平。究其原因,除了网络购物流行外,另一个因素是海外消费量的增加。 “奢侈品消费从港澳转移到欧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海外产品价格便宜,加上现在市民旅游变得越来越容易,而且相对于大笔购买奢侈品的开销,旅游费用已经成为小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说。 根据市场预测,到2014年,中国国内居民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亿人,这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居民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