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划分各职能部门    6
(二)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法律体系    6
(三)增加养老内容,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范围    7
(四)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各方积极参与    7
(五)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7
(优尔)采取多种途径,构建专业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8
优尔、 结语    8
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一、引言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 ]。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如何在医疗、服务、政策、制度上有所保障,特别是在养老问题方面,怎样才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摆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这既关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也是新时期、新任务向我们提出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家庭承担养老责任、付费给相关机构养老、老年人自我养老以及社区居家养老”[ ]。每种养老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相比较而言,我认为,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更适合中国特色,值得推广。从家庭角度来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当前家庭结构逐步由“四二一”向“四二二”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既可以把子女从过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又不会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因此易于让大众接受。从社会角度来说,社区居家养老,社会不需要提供居住场所,家庭不需要提供额外资源,利用现有的家庭资源“住房”和现有的社会资源“服务”,避免了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为家庭和社会都节约了成本。
 二、社区居家养老的内涵和特点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基本内涵
“社区居家养老主要是指老年人居住地点不变,仍旧在家中,由社区给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 ]。该养老模式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方面的优点,围绕家庭这个核心,依托社区的力量进行运作,内容主要包括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医疗康复、精神陪伴等,有上门提供服务和社区日间照料两种形式。
在我国,这种养老模式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民政部明确了“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公共福利改革思想。1987年,民政部提出将社会养老尤其是物质资助,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出现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家庭负担日益沉重,一大批养老院应运而生,机构养老模式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养老方式。1998年,全国各地开始探索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产业化发展。2001年民政部在全国范围推行简称为“星光计划”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这标志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初步形成。
 (二)社区居家养老的主要特点
1、以家庭为载体。老年人居住的地方没有改变,仍然像之前一样居住在家中,原先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仍旧和子女居住,子女可随身陪伴,子女对老人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责无旁贷。
2、以社区为主体。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但可以参与社区的集体活动,分享社区公共资源,并可以享受由社区提供的服务,社区是养老主体,社区的优质、高效服务是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保障。
上一篇: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下一篇: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法官性别比例现状及原因分析

论城市规划执法的部分难点问题与对策

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研究

我国流动摊贩管理的法治化思考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城市公益性房屋拆迁补偿...

我国国家赔偿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与标准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