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3 安全措施.97
12.9 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方案 99
12.9.1 文明建设99
12.9.2 环境保护99
第一章 绪论1.1 中国港口的发展历程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我国港口不断发展壮大,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恢复生产,第二个阶段是起步建设,第三个阶段是全面建设,第四个阶段是系统发展,第五个阶段是全面提升。第一阶段:20 世纪 50-70年代,我国港口的发展主要是所有制和技术改造、恢复生产的时期,港口发展相对缓慢。第二阶段:20 世纪70 年代,为了适应经济贸易的大幅发展,港口建设达到高潮。第三阶段:20 世纪 80年代,沿海和内地港得到全面建设,随着第六个五年计划和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发展进程,我国港口经历了第二次建设热潮。全国枢纽港布局得到明确,沿海港口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长江内河港的建设继续推进。1980年 11月,我国第一个集装箱专业化码头在天津建成,拉开了我国专业化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序幕。1983 年,我国第一个从事国际集装箱装卸业务的内河港口——张家港。第四阶段:20 世纪 90年代,我国港口进入系统发展时期,经过第八个五年计划和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建设了港口的基础设施,包括煤炭、集装箱、客货滚装等,以及集疏运系统、水上安全、救助打捞、船舶修造等配备设施,形成了大中小港口的层次分布格局。第五阶段:21 世纪初至今,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港口能力和水平将得到全面的提升。这一时期,我国港口发展目标不再仅仅是追求泊位数量,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更加注重大型化、 专业化泊位建设, 注重拓展现代服务功能, 全面提升港口服务水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我国港口在国外经济、贸易、科技发展的环境下,逐步发展壮大,开始从数量增长走向追求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港口已经成为综合运输系统的枢纽,也真在成为现代物流链的重要环节。
1.2 高桩码头的发展1954 年,上海市筑港工程队伍建造了第一座码头,当时设备很落后,施工主要靠肩扛,靠人挑,唯一的一台“龙门吊”也是人力操作的。从此之后筑港机械虽有所增加,但发展步伐缓慢。1958 年起,高桩板梁结构逐渐代替框架结构,这是上海港码头结构的重大进步。同时,上海市筑港工程局开始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制造技术进行研究。60 年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制造技术发展成熟,70 年代得以广泛应用。1970 年起,三航局科技人员又对码头上部结构进行三次重大改革,第一个改革是将原现浇横梁改为预制,第二个是用预制空心大板代替纵梁和面板, 第三个改革是使万吨级大型深水码头及中小型码头的预制装配程度提高至80%左右,节约了三大主材(钢材、水泥、木材),从而速度加快,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并形成以高桩码头为主要结构体系的设计通用图。1999 年,大连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配套万吨级码头(二期)工程经过设计,采用了灌注桩梁板结构形式的高桩码头,基础采用现浇横梁下嵌岩灌注桩型式。在门机轨道梁设计中,在国内首先采用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结构,轨道梁分段预制,无黏结筋在横梁处用连接器连接在一起,解决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结构的水上施工的技术难点。 针对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中无黏结筋腐蚀的问题, 设计中采用了端部有黏结段、 环氧凃层无粘结筋及混凝土内加阻锈剂等措施,从而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
1.3 南通港概况南通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沿海对外开放的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北翼重要港口,国际港口协会成员港。地理坐标为 120o48′54″E,32o00′45″N。1982 年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现与世界上 65个国家和地区的199 个港口通航。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位于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的北边,地理坐标为东经120 度10 分至120 度55 分,北纬 31度 40分至 32度 43分,地域总面积854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729 万,市区面积为 1692平方公里,人口 227万。南通市包括启东、海门、如皋三个县级市,拥有海安、如东两县,崇川、港闸、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狼山旅游度假区五区。南通港区东临黄海,西南靠近长江,是海轮进入长江的第一个港口,离上海吴淞104 公里,文献综述离长江口 191公里,是海、江、河的中心枢纽。从东边出大海可与我国南北沿海各港及世界各国和地区通航;以长江为纽带可联系上游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和云、贵、陕等地。南通港区后方港池引河与通吕、通扬运河、苏中、苏北河网及京杭大运河相贯通。港区陆域与市县公路相连,204 国道、328国道纵横全市。通过宁(南京)――(南)通一级公路沟通苏中、苏北。经横跨长江的通常、通沙、海太汽渡与沪宁高速公路和苏南公路网相衔接,公路四通八达。1.4 南通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