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相关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于提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又称双重劳动力市场模型,是指由于社会和制度性因素作用,形成的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差异。不同人群获得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进入劳动力市场渠道的差别,导致不同人群在就业部门、职位以及收入模式上的明显差异,比较突出的如在种族、性别与移民之间的分层等[2]。
(二)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是生物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于性别的认定,包括亲朋好友、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主要体现在性别角色上。社会性别理论从分析两性关系入手,以发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根源和本质,从而将社会性别这一理论变成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分析工具[6]。社会性别理论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在社会性别理论中,随着社会发展,雌雄两性虽然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但是,有些动物还是意识不到这一点,比如斑鬣狗。反对孤立地研究雌性问题或者雄性问题。社会性别理论注重分析哪些政策和项目能真正的使雌雄不平等的这种社会性别关系改善一些,但是这反而强化了传统社会的性别角色,从而更加加剧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关系,主要是为了消除性别不平等或性别歧视[14]。
二、职位升迁中的男性优势及女性劣势
(一)职位升迁中的男性优势
在中国古代,包括现代部分人的观念中,男人是成大事,办大事者,虽然这种观念不被所有人接受,但还是在我们的中国人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封建社会时期的劳动大多为体力劳动,但是女性的体力明显逊于男性,并且无权参与社会工作及学习知识,只能做一些轻工业及农活,但这些活动又不作为劳动财富价值的体现,所以,维系家庭正常运营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了男性身上,如果经济条件高,主权地位自然也就高了,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男尊女卑的意识。中国受儒家文化的长期影响,这已经成为人们潜意识的一种想法了。由于历史文化的局限性,现在,不管是从政治还是经济方面来讲,仍然是一个男性主权的社会[11]。
可能在以前中国科技相对落后的时代,更需要男性去做些女性做不了的事情,因为男性比女性在体力方面先天性的比女性强。又比如现在如果酒店招聘经理,我们也不难理解他们说“男士优先”的招聘条件,因为酒店是全天都在营业,男性可能还要经常加夜班,这在女性身上可能就很难实现,这也是男性先天条件的优势所在。
在现代企业中,特别是一些大公司,从公司基层到高层,或从企业执行层到企业决策层,越高层级,男性比例就越高,相反,基层的女性占得比例要相对多一些。如表1所示。
表1猎头公司运作的高级女性人才状况
广州 北京
类别 女性所占比例 薪资水平
(月薪RMB) 类别 女性所占比例 薪资水平(月薪RMB)
总经理 0% 30000或以上 人力资源经理 60% 8000-30000
技术经理(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