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小桥灌注桩常见几个问题及处理办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5。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22-0149-01
1施工工艺和材料问题
1。1导管堵塞问题
导管堵塞可能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导管的变形影响论文网了隔水塞的通过。二是隔水塞不合格,直径过大或者过小。三是混凝土的原因,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四是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造成卡管。混凝土离析等。在防治方面,要在下导管前就要检查导管是否变形,要检查隔水塞直径是否合格,在混凝土灌注前和关注过程中时刻注意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等,并且注意灌注速度,时刻注意各个机械的运行情况,保证各个机械的正常运转。
1。2钢筋笼上浮问题
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混凝土流动性过小,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钢筋笼被混凝土拖顶上升;当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1m左右时,由于浇筑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若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在防治方面,要严格细致地下好钢筋笼,并将其牢固地绑扎或点焊于孔口。下放导管时,应使导管顺桩孔中心位置而下。在灌注过程中,当砼接近钢筋笼下段时,要徐徐灌注砼,一般灌注速度控制在10m3/h左右。特别注意导管出口与钢筋笼底口不得齐平,一般导管出口要低于钢筋笼不小于1。5m,或高于钢筋笼底不小于1m。砼应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灌注要连续进行,并保证在首批初凝时间内完成整根桩的全部灌注工作。
1。3断桩和夹层问题
产生断桩的原因如下:灌注时测深不准或计算错误将导管提升过高,以至导管底部脱离砼层。灌注作业因故中断过久,表层砼失去流动性,而继续灌注的砼顶破表层而上升,将有浮浆泥渣的表层覆盖包裹,形成断桩。灌注过程中,砼堵管或导管严重漏水,不得不将导管拔出。突然停电,机械故障或突降暴雨等无法预测情况发生,使中途停顿时间太长,不得不将导管提离砼而形成断桩。在防治方面,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1。4桩身缩径
造成桩身缩径的原因主要有:孔壁粘土的侵入,或地层承压水对桩周砼的侵蚀;灌注过程中孔壁坍塌;砼严重稀释。对于桩身缩径的防治,下放钢筋笼须孔口扶正,慢慢放入,避免挂拖孔壁引起塌孔。钢筋笼下放完毕检查孔底沉渣情况,发现沉渣突然增多,则表明孔壁有失稳垮坍现象,应换用比重为1。5~1。7的稠泥浆护壁;灌注中,如发现孔口返水颜色突然改变,并夹有大量的泥土粗砂返出,应停止灌注作业,探测孔内砼面位置,分析塌孔原因,并提出导管,换用干净泥浆清孔,排出塌落物,护住孔壁,重新成孔进行成桩;砼灌注完成后经验桩发现桩身缩径,如位置较浅,则直接开挖对缩径部位施工补救,如位置较深,且缩径严重,则应考虑补桩。
2结语
总之,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较难控制,这就要求在施工前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及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落实预防措施,做到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
农村公路小桥灌注桩常见几个问题及处理办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