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一直都属于有准备的人,不论做任何事情,事先考虑周全,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在开始之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任何成功者都明白方向的重要性,方向错误,或者没有方向,再怎么努力都是做无用功。没有方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头的蚊蝇,只能到处碰壁,最后一事无成。
2。意愿
意愿,通常指某人对某件事情的发生所持有的看法或想法。论文网
但是这里所提及的意愿,换句话说,就是个人愿意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的心理程度。明确的目标是奋斗的基础,意愿则是个人展示力的推动力,是个人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奋斗目标的成功的必要因素。
目标是基础,是前提,但并不表明有了目标之后就一定会成功,因为有了目标还要去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而不是靠着想象,更不是靠嘴巴说说而已。一口吃不成胖子,即便是站在舞台上能够娓娓道来的人初次登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时候总会有点紧张,但为什么最终他一直站在了舞台上,而有的人却再也没有再在舞台上出现过?其实很简单,因为害怕失败,每个人初次上台总会有不到位的地方,有的人能够很快的接受这些不到位的地方并不断提高自己,渐渐地走上舞台,甚至成为一名演说家;而有的人却会觉得这是一种失败,会感到尴尬,对再次站上舞台感到胆怯,渐渐地远离舞台,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差距。每件事都有两面性,并不是每次的展示都会获得目标对象的认同,所以要想成功的将自己展示给他人,就要有接受失败了心理准备,不然希望越大的时候,稍有差池就会感到绝望。
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想成功就得有失败的准备,这就是意愿。
(三)人际交往的能力
现在很多银行考试或者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经常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招聘方式来选拔出最优秀,最符合标准的员工。这种方式的根本目标就为了考察个人的综合素质,而在刚组建的陌生环境里,如何更好更快地处理与周围的关系更是一种挑战,故而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成为了综合素质的核心之一。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联系当中,没有谁是孤立存在的,至于如何处理好这些社会关系就取决于个人的社交能力的强弱。社交能力,换言之,也就是人际交往的能力。倘若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强,他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自然不会太差,在处理工作的时候必然可以得到周围人的帮助,那么效率也会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数也会不断上升;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那么与周围的人没有太多的交集,自身的幸福指数也会下降,因为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的健康,同时还包括心理的健康,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压抑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西方心理国家克林格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幸福指数有着首要意义,在很多回答中,成功,名利和人际关系相比就显得不值一提,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人际关系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人们极为重视的宗教信仰。
由此可见,对于人这种社会动物,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大学生踏出校园,迈向社会时,就已经决定了交往的需求,就必须要与各行各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换句话说,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功与否,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人,拥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准确而流利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不卑不亢,信心十足,且表现得富有同情心,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鼓励和带动他人一起积极地投入工作,能够很快地获得上司和同事的认可。因此,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