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员工关系的概念
国外研究领域,阿布雷(Abreu)在其所作《管理的演进》一书中提出了管理的十大要领这个概念。这十大要领中有六项是涉及员工关系管理的,足以说明员工关系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这六项要领不仅是员工关系管理里面的内容,还是基本原理,它们分别是:让员工理解组织目标、让员工们对互相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工作任务有所了解、检查并且考核员工、在一方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素养、通过激励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科特
(Kotter,1973)提出,对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纽带关系来说,员工关系管理可以是员工的心理活动,从员工管理角度出发,员工关系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引进,还关系到人才未来的发展。
在我国的研究者里,以程延园(2008)为代表的现代学者认为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可以在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中拓展开来。他们认为员工关系管理基本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沟通管理、员工情况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培训等方面。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包括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体系,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内部矛盾和企业的对外政策,企业人才的引进,一切的联系,都在员工关系管理的范畴之内。此外,李磊、王从(2009)认为,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从职能上来看有七个,分别是:劳动关系管理、员工人际关系管理、员工情况管理、员工沟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与支持以及员工关系管理培训。这些研究从各个方面研究了员工关系,也说明了对员工关系的理解程度,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影响员工关系管理的因素
国外的研究中,学者凯茨(Ketz,1967)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了员工的自觉性对于员工的稳定发展有很重要。学者奥根(Organ,1988)定义了组织公民行为,表明了影响员工关系的几个点:个人特点、组织特点、领导的作为和工作的性质,员工的忠诚度、员工行为特征、领导的素质、组织是否为员工发展提供可能性、工作环境等因素构成影响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变量。布兰德(Bohlander,1992)等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心各方面身心的援助。以此来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因特洛克(Interlock,2002)将员工事务分为个人与工作,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整理,得出个人情绪,人际关系,活跃程度,心理活动都会影响员工关系。
马斯洛(1943)的理论提出人类有五大需求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求的满足与员工满意度息息相关。
我国的研究中,胡君(2008)认为,影响员工关系管理的包括员工素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营时间等因素。但这些因素主要还是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她主要研究了其对员工关系的影响。其中,国外的价值观的影响使国外的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勇于开拓,有自我的管理标准。我国主要是以人为本,大多注重团队效应。对于分配很看重,对与绩效稍微轻视,在员工关系的处理上会有对资历的偏见。黎虹(2007)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得出,有些企业虽然有较为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但是都没有深度,很难留住员工。并且在包括了招聘、劳动关系、激励、企业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
2、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研究
2.1、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目前为止,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数不甚数。其中,以艾迪斯的研究为代表。艾迪斯(1989)在他的著作中表明,企业的生命周期要经历成长阶段与老化阶段,企业的成长与老化与灵活性和可控性有关。他认为“企业初期灵活,但缺乏可控性;企业老化时,可控性增加,灵活性却降低了。”灵活性强的容易进行改革;控制力强的企业在改革上没有想法。理查德L·达夫特(1999)在他人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发展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并从多个方面研究了这几个特点。同样,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也有不同的挑战。陈佳贵(1998)等按照企业的发展情况,把企业划分为求生存、高速发展、成熟、衰退和蜕变五个阶段。李业(2000)按照企业的业绩把企业发展分为初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