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素未谋面的大学舍友,仅凭第一印象是无法深入了解彼此的。他们一方面想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行为举止比通常的自己要拘谨些,尽量表现得友好和规范,有的同学甚至会以利他行为来拉近与舍友之间的关系,“由于我们对真我性情大都不太喜欢,便开始借鉴自己在实际交往中所觉察到的,积极或消极地约束自己。也就是说,对于交往中表现出的某些自认为不好的倾向,我们会设法改变。”[6]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彼此的不了解,即便不和的矛头露出,宿舍成员也会碍于颜面将其消灭,他们会为这些矛盾找出可让自己信服的理由:他还不了解我,不知道他的言行会令我不满,我不能因此生气。本会引起内战的矛盾就通过诉讼成员各自内化的方式云消雾散了。冲突的消失并不等同于没有冲突,自身的约束和对他人的包容都不是永久的,“发生交往和互动的不同之间存在和积累了能够引发冲突的一些前提条件,虽然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会必然导致冲突,但他们却聚集了冲突的根源,是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一旦冲突的前提条件聚集到位,或主体间潜在的对立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潜在的冲突就会转化为显在的冲突[1]。”正如打扫卫生这件小事也会成为引发宿舍战争的导火索,如果一直依赖于同一个宿舍成员,便可能滋生这样的想法:凭什么总是我?这样不公平!随着矛盾的上升,小群体逐渐孕育产生,这为日后的冲突埋下更多隐患。矛盾注定会在达到那个饱和度后爆发。被调查的10名访谈对象中除所在的是三人宿舍的一位外,其余均表示宿舍行动多呈两个人结伴的状态。可见,这个时期大学生宿舍的亲和更多表现为一种“强制性协作”,处于冲突的潜在阶段 ,在这一时期过后,冲突期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