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一词是在1998年召开的中国第十五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被正式采用的。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小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这些凝练的文字精辟地论述了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2007年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在此,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成为受到空前重视的问题。例如中央为逐步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出台了若干项政策措施,集中要求处理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以及养老等问题,同时将其囊括入城镇财政的统筹范围;考虑到城镇中低收入群众的居住问题,中央及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意见,希望通过增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力度逐渐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条件,并逐渐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困难的问题;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公共交通、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节能环保型住房建设、城市传统和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建设适宜居住城市等方面,且获得了较多成果。据2013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2]。
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一步步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的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升至53.73%,其中城镇人口规模由不足6千万人增加至2014年的7亿人口左右。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潜在动力,和政府对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十分重视。但是在城镇化的实践中,中国的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一)进程与现实状况不协调
1.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强
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是城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这对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大多数城市的承载能力却在逐渐降低。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从宏观视角来看,一方面包括物质层面对于自然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如水土资源、地质构造、环境容量等;另一方面则包括非物质层面的功能承载能力,如城市吸纳力、包容力、影响力和劳动力等。从微观视角来看,它包括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对城市人口数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整个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口,能承担多少就业,能提供多少优良的物质生活保障等[3]。
当前,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已超负荷发展,“北上广”,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曾是中国年轻一代首选的一线城市。现如今,因为楼价高涨、交通堵塞、生活压力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加入到在二三线城市打拼的队伍中,却发现,“城市病”也正在这些中小城市正迅速复制,那里楼价涨了,空气污染了,塞车也成家常便饭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无法适应单纯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就拿水资源来看,目前我国一个东部小城镇与中部地区中等城市及西部地区大城市三者的水消耗量持平。[4]这就说明,东部地区的人口聚集度已经接近极限,城镇化布局如果继续以这种方式去设计、去产生新的城市群,甚至是到水资源较为缺乏的中部、西部地区去复制这种城市群,后果是非常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