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17
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师范学院为例
前言
据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71万人,2012年为680万人,2013年为699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2015年为749万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在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尤为严峻。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有传统观念的作用;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条件要求过高;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社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女大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等。因此,研究女大学生就业状况,既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需求,也有消除性别歧视、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深层次要求。并且对于提高女性人力资源的配置率,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本的作用,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民族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就业的界定
对于就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的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获得一个特定的社会工作岗位,并在这个岗位土从事相关的社会劳动。这种观点相对比较含糊,并没有将就业与一般的家务劳动区别开来,因而,井不是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的就业含义。另一种观点则相对更加具体一点,这种观点认为:就业也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的报酬。这种含义就比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更加宽泛,而且更加具体。这个含义不仅明确了劳动者的劳动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体现,而且它将就业与一般的家务劳动和义务劳动进行了区分,从实质上规定了就业的范围。综合来讲,现在还没有十分确切的可以概括就业含义的定义,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管红,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研究对策。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2011年]论文网
(二)女大学生的界定
女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具有知识性、可塑性、开拓性等特点。从广义上讲,女大学生包括所有具有本、专科学历的人员;狭义上讲,女大学生,即为女性的大学生,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女大学生仅指一般本、专科在读学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学生高等教育层次包含大专、高职高专、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这里探讨女大学生就业是从狭义讲的,即考查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就业的情况,也就是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他们自身具备的条件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同一定的生产资料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 王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三)。影响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的因素
(1)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其中,家庭收入是了解家庭背景的重要指标,经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其就业途径是显著相关的。家庭条件越是优异,学生在就业时通过家庭关系网获得的就业途径就越多,面对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师范学院来自城镇的女大学生在求职时依靠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获得工作岗位以及发展空间要优于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要小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整体上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外语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在应聘中容易缺乏自信、被动,就业期望低,求职渠道相对较窄。所以家庭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