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本土的理念中,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强调教法要适应幼儿的兴趣,他的“活教育”理论指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得到进步和发展,强调教学应该游戏化,同时游戏材料也应该是活的。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利用生活材料自制教具,在选择游戏材料时贴近生活,就地取材。陶行知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他在创办燕子矶幼儿园的时候提出了“寻找生活材料”,“好似漫山遍野的废物,都是极好的材料” 。
(二)相关研究
通过查阅之前研究者的一些相关研究,关于游戏材料和幼儿的游戏行为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这些方面的结论:
1。游戏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文献综述
Maguerite Johnson的研究表明,游戏设备和游戏材料的数量与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社会交往和消极的攻击性行为都成反比 。Dempsey和Frost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儿童游戏的社交水平的高低与游戏材料和设施的数量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游戏材料数量越大,社交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过多地投入一些游戏材料和设施,会让幼儿的社会交往减少 。幼儿游戏中材料的种类也会影响到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不同类型的游戏材料有不同的影响。Patrick Doyle的研究表明,那些像长绳、跷跷板等适合多人一起游戏的材料能够促进幼儿的友好相处,而那些像小车、玩具扫把、小绳等只适合一个人游戏的材料会让幼儿的争抢、攻击行为等消极游戏行为增多 。此外,他还发现,那些可以交换零件的游戏材料比那些只能使用固定零件的游戏材料更容易让幼儿出现一些争抢、攻击的消极行为。像积木等一些组合玩具这样可以互换零件的材料,容易让幼儿发生争抢;而像拼图这一类只能使用固定零件的材料往往可以避免幼儿争抢零件的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