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学生面临挫折的主要关联因素
3。1 家庭因素
家庭教养的方式对儿童抗挫折能力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很多家庭是四个老人和两位家长共同拥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现象非常普遍,家长几乎包办了孩子所要做的一切,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没有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突出表现在孩子们在学校里遇到需要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甚至会有异常的行为表现。
由维纳的归因理论可知,积极的归因应该是归为内在的、可控的,比如努力。但有的家长却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归因引导,比如,当孩子小的时候不小心跌倒时,家长赶紧将孩子扶起来,却不让孩子下次走路注意看脚下,而说是因为地不平,才会摔倒。当孩子在表演比赛中,没有得到奖时,不鼓励孩子下次好好练习,争取到更好的名次,而是对孩子说我们的表演比他们的好,只是这次运气不太好。这样的归因方式是消极,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忽视内在因素。当孩子再遇到挫折时,会只重视外在因素,而不会去寻找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不能很好的改正自己的缺点,以后遇到更多的挫折时,会使他们的自我效能感降低。论文网
笔者研究发现,很多小学生在生活上遇到的挫折是父母不让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不能看电视、打游戏,尽量不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也不能去做社会实践等,使得小学生每天都是沉浸在学习的海洋里,没有了玩耍的时间,也剥夺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还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交际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也退化了,只是一味的学习,追求高分,得到的只是“低能”,严重的抹杀了小学生本该有的天性,对身心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小学生面对如此的环境会作出一些反抗,有时会选择跟父母去抗争甚至去报复,因而急需对小学生作出正确的挫折教育。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很多父母一味的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学习,成绩不能下降,排名必须靠前,但是却并没有严格的要求自己,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学生做作业的同时看电视、打麻将等,这些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同时还不间断的给孩子灌输一些“要好好学习,将来考清华、北大”等的思想,造成孩子很大的学业压力,在出现学习危机的时候采取不当的惩罚手段,使得孩子承受了太多的精神上的压力,因而小学生亟待进行挫折教育。
3。2 学校因素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我国学生自杀群体中,12岁的小学生占40%,其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过大,面对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在没有等到及时疏导的情况下而产生偏激的行为,甚至完成自杀。
3。2。1 应试教育氛围
虽然国家在几年前就提出了素质教育,但在升学率的这个硬指标的指挥下,多数学校仍然秉承着应试教育,所以在学校的课程设置里,大多数的课程是与考试有关的,一味的追求学生的成绩、名次,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尤其缺乏对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引导。很多学校的课程表上虽然按照国家的规定,设置了手工、社团活动、体育、思想品德等课程,但是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班级,尤其是高年级的班级,考试课程的老师会占用这些课程,课程表形同虚设,国家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而老师也只看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分数的增加,对学生别的方面关注不够,这样,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在他们做出不良行为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预防,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致使孩子在小学阶段发生不良行为的频率逐渐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