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小学生自觉性和意志力发展不够成熟,他们总会违背意志,不由自主地做出破坏课堂气氛的行为。
最后,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教师一个无心的行为极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感到压抑或紧张,造成不良的课堂气氛。
3。2。2 教师因素
首先,教师课前准备的效果。一堂好课必须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思考的,而如今部分教师不认真备课或者根本不备课,心中不能熟练地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没有素材讲给学生听,自然就会把课上得枯燥单一,学生缺少听课兴趣,课堂气氛难免尴尬。
其次,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一个好教师能充分利用智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的气氛,随机应变处理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一是因为他自身的思维缜密严谨、灵活发散;二是他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强,能将平时所储备的丰富知识准确简洁地教授给学生,巧妙地将学生引向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三是他善于利用现代技术,白板、投影或多媒体的使用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四是他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能用经验或个人魅力管住班级的纪律,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
其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无法满足小学生的需求,若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顾着一味地塞给小学生大量知识,语文课一旦成为压力,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和热情。
其四,教师的情绪状态。教师常常会对自身教学能力和经验进行评估,当评估过高时,就会过度自信,准备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随意;而评估过低时,便会产生焦虑和紧张感,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犯错,一旦学生回答超出预设,就会手忙脚乱,形成不良的课堂氛围。只有教师正确认识、评估自我时,才能充分发挥自身实力,利用教育机智和独特的创造力,灵活解决课堂中的种种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教师的期望,真正的爱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当教师充分信任尊重并对每位学生都具有相当高的期望值时,学生自然会根据教师的期望方向去发展完善自身。
3。2。3 环境因素文献综述
课堂环境的优劣也会对课堂气氛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加以关注。具体表现为教学时间的安排、班级规模、室内的温度色彩、光线的充足、空气的清新度、座位的编排方式是否恰当,当学生在一个时间与空间都适宜的环境下学习时,心情愉快,心境良好,更利于集中注意力学习,课堂气氛自然变得积极。
4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
4。1 课前导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堂课想要上得精彩,必须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想象拓展的空间,因此拥有一个好的导入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语文课堂想具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要激发起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爱上语文,乐于学习语文,主动探索语文书海的奥秘。精彩又有趣的课堂导入在这时就变得不可缺少。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当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2]。传统语文教学中导入部分常常被忽略,以致于小学生对课文喜爱不足,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应该采用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合理适当地激发学生的好奇感与寻知欲,使语文课堂变得更有活力,下面简要介绍五种导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