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基础心理学课程,企图用科学心理学的知识来武装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有效的控制自我的情绪,提升意志品质,这个出发点显然是好的,但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效果也得不到保证。比如该课程以心理学教师为主导进行讲授,缺乏师生间的互动,整个过程仅仅是在进行心理学知识的传播,而不是真正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任何的心理方面的困惑,最终仍和其它学科一样以考试的形式来测试教学效果。至于是不是卷面分数达到九十分的人就意味着得到了很好的心理学教育的问题,我们心里都很清楚。也就是说,一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知识教育划上了等号,教育的手段过于单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考核内容片面,缺乏效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老套,缺乏实用性,难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其次,高校普遍设立了心理问题咨询室,并聘请专业的辅导员,帮助调解少部分人的现存问题。存在的问题往往是“你去或者不去,心理咨询室就在那里,不来也不走。也就是说需要学生主动去寻找心理辅导人员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室主要针对的是已经产生心理疾病的少部分学生开设的。事实上这种情况并没有真正发挥我们设立咨询室的预防和干预作用,因为咨询室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很多大学生身心都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况,会有焦虑、浮躁等浅层次状况,又还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及时的给予积极地心理干预,激发学生心理上的正能量,很多心理问题都会被扼杀于萌芽之中,而不是在初期放任不管,等学生心理出现病态再花大量的时间与经历进行排解与治疗,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往往已经是医疗范畴的问题了。这种情况还会加深人们的一种误解:去心理咨询室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在实际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中,方法单一,手段落后,不少工作人员将心理咨询等同于说话聊天,一味地劝解说教,不能很好地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进行解疑释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4]
第三,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近些年来高校会为开设的心理学相关课程、心理咨询室等聘请心理学专业人才,也会让相关人员进行职业进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队伍不够壮大。大学生庞大的群体和能够进行心理干预的专业人才的稀缺这一矛盾在当下非常尖锐;二、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心理调解人员以及相关医务工作者,而并不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辅导人员,并且他们常常混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作用,也就难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干预与指导。文献综述
第四,现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或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只是面对小部分人群,即已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部分学生,当然这是由于学校在师资、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造成的。也有部分高校能够建立起覆盖全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但也仍旧是为了甄别和发现学生心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向学生宣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规避和走出心理误区。而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面向包括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功能在于激发起每一个人内心中本就存在的积极的力量,让他们保持和坚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正如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个人的心理问题,你可以帮助他纠正一次两次三次,却不能帮助他一辈子,正如医生治疗骨折,使用钢板起到外力固定作用,而最终还是为了让骨头自己长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治疗骨折的那块钢板。现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就在于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说自话”,所以应该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传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