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1979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开始以父母的角色登上历史的舞台,2000年以后我国各个领域的学者开始将研究领域转向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和社会适应问题,独生子女对自己子女的养育方式问题近年来先是在社会学界被提出,“独生父母”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很多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都对“独生父母”的概念进行了操作性定义。比如吴鲁平、张琳 提出“独生父母”专指已经为人父母的成年独生子女群体。并且限定研究中所指的“独生父母”是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进入婚姻生活并开始生儿育女或者处于怀孕阶段的独生子女。陈建强、陆林森 将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如今已谈婚论嫁、且生儿育女的独生子女称作中国的第一代“独生父母”。李南 则采用了“独生父母”家庭的概念,它是指家庭中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模式。“独生父母”家庭在未来将成为我国家庭结构的主体,通过文献查阅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父母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是十分多的,大部分的文献研究针对的是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产生的影响,而有关“独生父母”的文献很少,这大致是因为“80后”为人父母的时间较为短暂,很多方面有待研究。同时,从查阅的文献当中,发现大部分文献研究是对“独生父母”群体自身特点的论述,涉及“独生父母”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很少,在问题的发现与对策分析的研究上也比较欠缺,缺少有具体的、深度的、有实证数据支持的理论分析。在未来十几年里,随着更多的独生子女组建家庭,“独生父母”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对后代的教育不再只是家庭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时代的烙印势必会体现在“80 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中,这就给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现如今国内外对“独生父母”家庭教育问题的探究还不够全面,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挖掘,因此对于“独生父母”家庭同原成长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对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做调查研究,寻找他们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对指导和改善新生代父母教养方式也更有针对性。
一、概念的界定
(一)“80后”
“80后”指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是一个代名词。“80后”这个词,最早是2000年出现在诗歌领域,指的是一批活跃于网络论坛的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2003年开始,它更多指的是一些有名的1980年以后出生的的作家 。2004年底,这个词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逐渐被用来指称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群体。
(二)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指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即属于独生子女。从父辈的角度看,是指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子辈的角度看,是指终身没有同胞兄弟姊妹的状况 。法律意义上的“独生子女”被界定为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无同母异父、同父异母、收养的兄弟姐妹。
(三)独生父母
所谓“独生父母”,专指已经为人父母的成年独生子女群体 。“独生父母”家庭指父母其中一个是独生子女的家庭 。所以本文中所指的“独生父母”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父母双方其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他们已进入婚姻生活并已生儿育女,文中研究的独生子女家庭也均为“独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