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初中化学教材中实验的安排情况
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学习的方法和提高创新能力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化学教材中安排了一定量的实验,目的是尽可能地提供实验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萌发新思想、形成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开拓新领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3]。由此教材的编写中实验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实验编排主要概括为三类,即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探究实验,不同的实验对学生化学的学习有着不同的影响。
3 初中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逐渐的改革,相应的化学教育与传统方法已经有很大不同,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育过程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化学实验对初中学生化学的学习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文献综述
3.1 教师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影响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是老师讲授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基础[4]。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有关的知识进行演示实验,化学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面对抽象、难懂、不容易记忆的化学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表现出学习不积极、不主动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学习,知识也只是硬塞给学生,学生就很难理解、掌握和记忆化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是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励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自我构建,学生才能理解透彻,记忆深刻[5]。经过长期的经验表明,教师演示实验操作简便,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可以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
在进行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教学活动中,就很好地运用到了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探讨微粒的性质时,如果学生直接记忆微粒的性质,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节省了时间,但是对于刚开始接触微观物质这种抽象概念的学生来说,理解、接受这些新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如果采取教师演示实验,上面的问题会迎刃而解。例如:在讲“微粒是在不断的做无规则的运动”的性质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蒸馏水中加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溶液中加入1~2滴浓氨水的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根据现象思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加以总结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像这样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化学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单纯的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化学教学的开展[6]。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化学的奥秘和乐趣。例如:在讲解燃烧的条件时,用到了一个实验,称之为烧不坏的手帕,就是点燃在纯度为95%的酒精与水的混合液中浸泡过的手帕(体积比为2:1),看到手帕剧烈燃烧,但火焰熄灭后,学生发现手帕是完好无损的,这样的现象与学生生活中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因而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探讨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化学实验的魅力所在。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