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2
附录 A 13
1 引言
1.1 道德敏感性的含义
道德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情境道德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个体在后果意识的基础上对当 前情境中道德问题的一种识别能力,受认知与情绪的双重影响[1]。
瑞斯特建立的四成分模型认为决定道德行为的产生,至少要由四个心理过程构成,它 们分别是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并且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对道德 行为的产生起了作用[2]。论文网
在瑞斯特的模型里,瑞斯特深入的研究了道德敏感性,并将道德敏感性定义为“对情 境的领悟和对行为如何影响别人的领悟”。他认为,道德敏感性是对我们的行为将会如何 影响别人的觉察能力。它包括觉察到行为有不同的种类,每一种活动形式将会对涉及到的 各方产生何种影响。它包括想象中构建可能的情境,并知晓在真实世界发生的事件的因果 关系。它包括移情和角色扮演技巧。就认识到某一情境牵涉到某一道德主题而言,道德敏 感性是必须的。瑞斯特还强调,四个部分代表了涉及到一个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而不是 人们的一般特性。比如,某个人可能在一个情境中具有较高度的道德敏感性,却有可能在 另一个情境中相较之不那么敏感。因此,此模式是基于具体的情境的。在不同的情境中, 用某种方式促进不同类型的解释与道德判断,和其它的价值相比突出某些价值的重要性, 从而鼓励个人实践某个道德行动,或阻碍而使其不那么做[3]。
1.2 流动儿童的道德敏感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我国农民大量离开农村 的现象在 20 世纪 30 年代已经非常突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户籍被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的类型。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 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家庭形式 流向城市,城市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流动儿童[4]。这些孩子从小离开熟悉的家乡, 来到陌生的城市,面临着生活、学习环境的不断改变,一些流动儿童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 这对他们道德敏感性的培养有较大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德育模式忽视了对流动儿童道德敏感性的教育,其后果是严重的。种种恶 果也从反面证明了道德敏感性在流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确具有重要作用。部分流动儿童掌 握了一些所谓道德知识却无法在一个简单的情境中认识到有道德问题的存在。因为缺乏必 要的道德敏感性,就无法正确的理解真实生活情境中所蕴涵的道德含义,于是对本来蕴含 有深刻的道德内涵的生活事件出现了忽视乃至误判。在本该作出道德行为的生活情境中,
未能进行深刻的道德思考,也未能做出应有的道德行为,相反却显得相当“冷漠”以至出 现了不道德的行为[5]。
我国有学者主张,我们的流动儿童德育应该转向道德判断力、敏感性和行动能力的培 养上。道德敏感性提高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如果对他人或社会的需要、利益和 目的缺乏敏感性,他的道德判断就不会有适当的材料和依据。特别是在利益冲突不断加剧、 价值日益多元的时代,那些对他人或社会的需要、利益和目的缺乏敏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 的人,即使在表达善意、实现正义目的的努力中,常常也会在有意无意的损害他人或社会 的利益[6] 。”文献综述
流动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可是他们的父母多忙于赚钱,对孩子缺 乏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因而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价值观的偏离,对个人未来发展 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