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教学精细化
小班化教育由于课堂人数少,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多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增多。对于同样的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小班化教育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教师也能得到更多学生的反馈。小班额要求教师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这样使得教师教学更加精细。 [2]。
3 小班化教育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3.1 有利于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发展模式下,授课方式讲究“整体”,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与素质教育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而且传统大班教育的学生数量比较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学生普遍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相对固定,不能满足整个班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在统一教学的模式下,小学生素质的培养难以实现。素质教育要求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除对小学生的成绩评定以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如沟通能力、道德素质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与考核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帮助。在小班化教育中,由于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实现教育者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通过开展小班化教育活动,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并且在活动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例如在布置教室的过程中,教室的空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教师通过对教室的合理设计,因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教师可以把布置教室的任务分配给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布置教室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空间、颜色等因素,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
素质教育的开展不仅仅通过传统的书本教学来实现,还需要通过教师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与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文献综述
3.3 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小班化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其教育模式更加灵活。小班化教育转变传统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同时由于学生数量较少,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有大量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小学生与教师“谈心”的机会增加。“谈心”使学生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同时通过教师的鼓励,小学生的信心将会有所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使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的放矢。
在小班化教育的模式下,教师能够保持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在小学课堂上,需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在大班教育的模式下,教师疲于应对,部分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会逃避一些活动与交流,而小班化教育模式能够弥补该缺点。例如在体育课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协同小学生通过有效的分组、协作等方式,提高小学生的交往能力,同时在课堂中所遇到的问题,小学生也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相关工作的开展[6],使素质教育工作得到落实。在课后,由于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可以通过走访、课余沟通等方式,了解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在家访过程中对家长提出相应的建议。在小班化教育模式下,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程度高了,小学生也会通过自身的行动引起教师的关注,这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