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看: 看图片、各类视频节目,看人、景、物之间的关系,看自然、社会的发展变化等;
2。多听:听父母老师的教诲、英雄事迹的报告、优秀学生的发言、老人讲古、同学交谈等;
3。多说: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等,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内实物观察说话、现场解说、知识抢答,或在阅读训练中说话等;
4。多访:探望敬老院五保老人,采访先进人物,考察企业、,深入农贸市场,走访亲戚朋友等;
5。多干:干家务活,学做田间劳动,搞科学实验,做小制作等。文献综述
教师如果能注意以上五个方面,就会把学生学习、生活、劳动各个领域的场景彰显在写作情境中,流畅下笔。在作文教学的“寻找情境”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既定的“讨论范本”、“标准答案”,要解放师生双方的多样性思维。每位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发展属于自己的教学策略,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点”。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引入到作文教学中,使他们对作文“嗜之愈笃,技巧愈工”,使作文课堂变得生动积极,充满乐趣。
二 切己体察,让学生具备一双“慧眼”
体察即观察、实践,切己就是从自身出发,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养成一双“慧眼”, 将生活中可写的、值得写的人、事、物放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让学生有“据”可写。
颜纯钧认为,写作是“无”和“有”两者的辩证变量。一般而言,“无”和“有”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在第一个层次上,“无”是指散乱的碎片化的无章法限定的世间现象,“有”是指从生活中生成的“立意”、“中心论点”;在第二个层次上,“无”指没有形式规定性的“立意”、“主题”,而“有”则是指特定语言逻辑的材料体系。简言之,作文就是一个语言立意规范化的进程。立意语言从何而来,便是用“慧眼”观察所得的内心体悟转化成的文字表达。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决定于个人认知。客观事物投射到大脑皮质,就成了头脑中的“意”。根据头脑中的“意”,把“意”变成文字,写成文章,就成了“文”。从“物”到“意”,从“意”到“文”,这样的转化过程中,“观察”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无米”则“无炊”,自然地,“无物”也就“无意”,既然“无意”了,就谈不上为文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深刻的情感体验,铸就了学生写作的坚实基石。日常生活中的看、听、说、想,一到写作文的时刻便浮现于脑海,作文之筋骨血肉从中孕育而出。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生活、大自然、社会的“观察”,积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积累写文章的素材,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要让学生具备一双“慧眼”,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全身心参与活动,努力感受自悟,这样既密切了作文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还能让他们觉察到作文的实用性,学以致用[5](p42-43。例如,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插花、做生日贺卡、饲养小动物来练写说明文;让他们编写故事、撰写演讲稿,然后举行故事会和演讲比赛。这样学生就会觉得作文既有趣又实用,自然而然就会认真观察、潜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