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词汇作为考察目标,通过界定现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的认定标准,分析其中具有偏义用法的词语的特征,展望偏义复词未来的发展。
毕业论文关键词:偏义复词;《现代汉语词典》;名词;形容词72982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vocabulary in Mordern Chinese Dictionary。In this pap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und words will be analysed through defining the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of these words in mordern Chinese。Moreover,the development of compound words will be pros-pected。
Keywords: Compound with Partial Meaning;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Nouns;Adjective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关或者相反的语素所构成的并列复合词语,其中一个语素承担该词语的词义,另一个不承担词义,只起到音节陪衬的作用。前人对于“复词偏义”现象也早有研究。南宋陈骙在其著作《文则•上•乙》中提到:“夫文有病辞,有疑辞。病辞者,读其辞则病,究其意则安。”这是第一次从修辞的角度来对“复词偏义”这一现象作阐释。黎锦熙也曾在20世纪30年代从词汇学的角度论述“偏义”的规律,具体如下:“复合词中之并行词,有偏用一字之义,而他字则连举而不为义者。”[1]后来,这一现象被拟称为“偏义复词”,一直沿用至今。近30年来,对于偏义复词的讨论研究都较为活泼热烈。讨论范围涉及也较为广泛,其中涉及到偏义复词的判定、特点、种类、作用,古今“复词偏义”现象的异同,古代汉语“复词偏义”的成因。甚至还有另辟蹊径者,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偏义复词的语义现象。
在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重词汇化、轻语法化,不仅推动越来越多新新词语的产生,同时也对部分短语及固定习语的词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在现代汉语词汇中,部分双音词是由短语、固定习语通过语义的部分弱化、甚至脱落的方式衍生而来的,基于现代汉语词汇衍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时更应从词汇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一直以来,人们在研究“复词偏义”现象的时候,目光更多地锁定在古代汉语中的“偏义”现象,而很少将现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而本文就将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例,具体阐述现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定型标准,通过对待定型的具有“偏义”效果的词语的观察分析,评估其是否具有发展定型成偏义复词的潜质。而我之所以会选择《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作为我研究偏义复词的语料支撑,具体原因有二。一方面,《现代汉语词典》经过多次的修订,是目前为止最接近我们当今口语和书面语的一个词汇缩影,另一方面,作为一本使用极广泛的词汇工具书,它也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
一、偏义复词的认定标准
通过分析古代文献中的“复词偏义”现象,我们发现它们具有临时性、语素不定位、语义不明确这三个特点,但是,在现代汉语中,词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语义独立性,因此我们在判断一个词语是否是偏义复词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语素需要定位,一方面,具有“偏义”用法的词语必须是语素前后位置固定的词语,另一方面,偏义语素的前后位置也必须固定。
复合词语中的两个语素前后位置可以调换。如:妒忌、忌妒,两者都表示:“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忌”的释义较为丰富,作为忌妒来讲,它主要表示憎恨、忌恨,而“妒”的释义显然与“忌妒”一词的释义较为接近,“妒”释义为因别人比自己强而怨恨。虽然这两个复合词语有语义“偏向”的用法,但是因为它们的语素的前后位置不定位,所以,我们并没有将其视为偏义复词来看。两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略有差异,“忌妒”在书面语和口语中使用的频率都较高。出现频率越高的词语越不容易被遗忘,因此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妒忌”一词很可能就会在历史洪流中遭到淘汰,而专用“忌妒”表义。而语素前后位置的定位更是“忌妒”一词能够发展成为偏义复词的重要环节。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