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星星1班要进行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表演。因为白雪公主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w老师认为难度不大。但是在分配角色时,几个小朋友们因为没选到自己喜欢的角色而不愿意扮演。老师经过沟通,重新分配了角色。游戏开始了,调皮的孩子会将衣服、鞋子、袜子扔的到处都是,干扰了游戏,而他自己却玩儿的非常开心。于是老师过来批评他,表演依旧在进行,但是其他的小朋友们也开始坐不住了,有的跑来跑去,有的大声说话。w老师忙的不可开交,游戏现场一片混乱。
(三)重表演,轻游戏
表演游戏的特殊性在于其虽然是以表演的形式开展游戏,但游戏性才是它的本质特征,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进行指导上会忽略这一点,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表演游戏的表演水平上[5]。在周口市S幼儿园的实习中,观察发现了老师们在指导儿童的表演游戏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重表演轻游戏”的倾向。在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会将故事的情节内容讲解给幼儿,让幼儿按剧情进行表演,没有体现表演游戏的游戏性。而幼儿的参与度也不够,很多幼儿都只是旁观者。教师为了能让表演看起来逼真生动,从而对幼儿的演技指导十分重视,使表演游戏完全失去了游戏性。一些幼儿因为记不住台词、动作而被急哭,表演游戏本是自由的创造性游戏,因为老师的要求,让幼儿对其产生畏惧的心理。
【案例3】在表演游戏《小熊请客》开始前,教师将小朋友们聚集在一起,把故事的情节和对话讲解给他们。角色分配好之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台词、表情、动作全部告诉幼儿,并要求幼儿记熟。小A因为一直记不住台词,而使表演一直叫停,这时老师生气的说:“都练习了这么久了,为什么还不会?”小A很无奈,一遍一遍的练习。正式表演开始了,其他孩子按照老师所教顺利的进行着。轮到小A出场了,他憋着通红的脸,紧张的一直跺脚,在表演中因为压力太大,而一直出错。表演结束了,小A显得十分失落,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
(四)选材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表演游戏的选材质量对表演游戏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习观察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出现了选择的故事太难或者太简单。还有的教师将一个故事反复让幼儿玩,在选择剧本时也没有听取幼儿的意见。教师在选择作品中,没有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只是为了自己“省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大多数老师都是按自己的想法,自己决定剧本,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缺乏创新,这严重的影响了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和热情。
【案例4】太阳一班的小朋友们正在表演《狼和羊》的故事,但是孩子们一点都不热情,有的小朋友们跑来跑去,有的小朋友们玩弄着手中的头饰,对这个表演游戏完全提不起兴致。S老师发现了这种情况,就走过去说:“角色都分配好了,大家不是都玩过这个游戏吗?应该都熟悉了吧?”一个小朋友说:“这个游戏都玩过好多次了,我们不想玩了!”其他幼儿们也跟着嚷嚷说不想再玩了。老师听了,并没有理会,只是让他们继续进行。小朋友们显得很无奈,无精打采的进行着表演。整个表演十分呆板,没有生机和活力。
三、幼儿园表演游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不理解表演游戏的本质
大多数人简单的将表演游戏作为戏剧表演或角色表演,着重对幼儿的演技、动作等方面进行规范。表演游戏的重点在于游戏而不是表演,表演游戏的内容源于故事,它可以将幼儿的经历和想象进行表演。表演游戏是充满创造性,但是却有一定的规则,它不能随意而为,幼儿要遵循一定的故事框架。在实践中,很多老师们本末倒置,忽略了表演游戏的游戏性。他们只是一味的要求幼儿表演的真实性,尽最大的努力希望可以还原故事。但是游戏本身的自由和充满想象力等特征去没有发挥出来,失去了游戏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