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地区以及各国际组织的理解来看,对PPP项目的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经济学层面上讲,广义层面的PPP公私合作关系模式泛指公共部门与私营组织为了共同目的或利益,通过合同建立特殊合作伙伴关系,以提供公品或服务的一种模式。广义上的定义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例如欧盟就将PPP定义为政府和私营组织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通过各自的优势来进行风险和责任的分摊,来代替传统模式下的由政府单方面完成公共项目服务的运营模式。
从金融学层面上讲,对PPP狭义的定义是指一系列项目融资的总称,包括例如BOT、PFI、Concession等融资模式。在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模式中风险和责任的分摊机制以及资金价值的体现是狭义层面上研究的重点。我国目前对PPP项目的研究多侧重于狭义层面的定义上,因此本文研究也会更多关注项目的融资模式。
1。2。2 PPP项目的基本特征
(1)合作伙伴关系的特殊性
政府或公共部门给与私营组织特许经营权,通过签署合同从而建立特殊合作伙伴关系。所以合作伙伴关系是PPP项目的首要基本特征,是PPP项目运转的基本前提。政府或公共部门将项目建设、运营、维护权外包给私营部门,私营部门负责按照协议融资设计及建设运营PPP项目,政府保证一定的财政补贴或辅助配套设施支持,双方都是在有限的期限内执行义务,保证特许经营期内项目的良好运营。
(2)产品服务的特殊性
PPP项目所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一般是由政府规划建设的,一般包括:供气、供水、供热;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导致PPP项目的运行周期长,投资回收期也较长。
(3)收益的共享性
政府或公共部门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利润共享,政府还要控制私营部门的超额利润,因为超高的收费会引起公众的不满甚至是社会的动荡,所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共享PPP的社会成果,并使参与各方收获相对平和稳定的投资回报。文献综述
(4)风险的分摊性
风险分摊性是PPP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收益往往也伴随着风险,政府和私营部门双方尽可能的承担各自优势方面的伴生风险,以达到使对方在此方面的风险最小化,从而取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整体成本最小化的最优结果。PPP项目中更多的是双方风险的最优应对与分摊,从而可以降低项目整体风险。
1。3 PPP项目的重要意义
相比于传统的政府采购模式,PPP模式一方面能够使项目建设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由于政府采购是为了满足实现政府职能和社会公共的管理进程、质量、分担部分风险,与传统方式相比,在提高项目采购的效率上,PPP更能实现“物有所值”目标。其原因在于:风险转移、打包合同、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建设效率、调动私营部门创新以及提高公共项目的质量等。
一般而言,政府主要负责公共管理职能,在场馆设施的建设上社会资本可能拥有更多的专业技能,且实践经验更为丰富。通过PPP模式,引入竞争机制,选择最适合的社会资本参与场馆设施的建设,能够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与竞争。
1。4 PPP项目审计评价的含义与目的
与传统模式下的项目审计评价有所不同的是,PPP涉及公私多方参与,所以本小节侧重阐述对PPP项目的审计评价。
1。4。1 PPP审计项目评价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