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儿在解释情绪原因时更强调外在因素,4岁以后的幼儿在预测他人的情绪时不仅通过简单的情绪脚本,同时也考虑到愿望和信念对情绪的作用。但是中班幼儿认知水平(主要是表征能力)的限制,他们还不能意识到人可以再同一时间有两种不一样的情绪表现。如幼儿说:“一个人不可能一边哭,一边笑,因为他没有两张嘴。”
2。4。3 幼儿情绪的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唤醒水平的调节。一个成熟的个体,既能恰当的表达情绪,也会妥善地、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根据不同的界定方式,情绪调节可分为:适应性、功效性、特征性这三种(李静,卢家媚,2007);根据不同的维度,情绪调节又可划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谓节;减弱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婴儿的情绪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他们情绪发作时,往往需要成人及时的疏通。2岁的儿童开始运用语言或语言兼动作表达他们的情绪感受,并开始初步学习一些方式来控制情绪。情绪的调节跟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
随着儿童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型逐渐减少,之前儿童对自己的情绪控制是被动的;同时情绪的稳定性也逐渐的提高;情绪由之前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完全表露在外,逐步开始调节自己的情绪极其外部表现。一般认为,一般儿童到了10岁左右,他能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情绪的技能技巧,合理的疏导自己不好的情绪表现。
2。5情绪类主题绘本与幼儿情绪培养的关系
乔建中、饶虹(2000)从理论的层面:情绪调节与主观体验,情绪调节与生理反应,情绪调节与早期社会化,情绪调节与社交情境,情绪调节的发展趋势这五个方面探讨了国外儿童情绪调节的现状以及他自己的一些结论。
高陈、宏芸、汪慧玲(2002)的研究得出:亲子共读绘本,能借机引导幼儿辨识各种情绪,使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待的情绪行为;阅读习惯能协助幼儿以流利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反应,而随年龄增长及阅读量增加,绘本内容之潜移默化能使幼儿情绪表达之形式呈多元化。
严单桂(2002)的研究表明:绘本阅读能够帮助幼儿在表达自我情绪、学习自我控制、发展自我内在等这方面的学习,有了绘本的阅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得到良好的发展。
刘婷(2010)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探究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该研究通过情绪主题绘本的一系列开展,幼儿的情绪确实得到了提升。同时也阐述了情绪主题绘本这一新的教学展示在帮助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重要性。
刘云艳、刘婷、周涛(2011)研究主要研究运用情绪主题绘本开展幼儿情绪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模式。 说明了情绪主题绘本的运用的重要性,以及幼儿情绪教育下的一种新的方式。
张芳(2011)通过实践法,以情绪主题绘本为载体,开展小班幼儿情绪教育的行动研巧。
陈涛(2016)探讨情绪绘本对儿童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法,采用情绪主题绘本和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拓展活动,控制组接受传统教学活动。通过结合儿童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的测验数据,进而进行分析,以此来说明这次行动研究的结果及情绪绘本对儿童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有促进作用。
周华仙(2016)探讨绘本阅读活动对中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多次的测试结合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测验数据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