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文以载道”,语文教学在人性养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人类文化载体之一的散文,其教学过程完全可以成为孕育高尚人性的过程。散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部分教师目光狭隘,往往不注重散文的教授,认为与考试关系不大的课程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使学生难以体会散文的美,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了,这样做忽略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人格的完善,导致了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的失落。因此对散文以及散文教学进行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必须对散文教学重新定位,引导学生步入美的殿堂,师生一起打造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教学课堂。44363
现代汉语词典对散文是这样解释的,散文,指的是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指的是除诗歌、戏剧、小说之外的文学作品,它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根据这样的解释,我们只能把散文理解为除戏剧、诗歌、小说之外的文学作品。它形散神凝,情感真挚,个性鲜明,文采斐然。关于散文的分类,陈剑晖《现代散文分类之我见》从历史和审美本体性出发,把散文分成五类:主情散文、闲聊散文、智性散文和说明文,这种分法还有待实践的考验。传统的有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将散文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四分法”又有两种,一种分为:记事类、写景类、抒情类、说理类,另一种主要针对现代散文而言,其实也只是在三分法的基础上另加一类“诗的散文”。
无论是新课的教授,还是备考复习,散文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出现这样的现象,有很多主客观原因。教材的忽视,老师的回避,就演变出中学散文教学的盲区,缺乏对文体的认识,老师当然就不敢再做散文写作方面的训练,而散文是最适于学生练笔的一种文体,但如今散文写作教学却几乎变成了空白。
散文出现边缘化,一是教材的不重视,二是教师的回避,三是学生的不感兴趣,四是一些社会原因。由于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要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散文教学目的,实现散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之前,教师要仔细阅读课程标准,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论文网。比如《山中访友》,这篇文章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万物都是有灵性的,美无处不在。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篇文章的主旨。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包括导语的设置,背景音乐的选择,课件的制作,学生想象力的调动。接着要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上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在意境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朗读教学方式,比如教师范读,学生用心读,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默读,齐读,分角色读,分组读,朗读的过程中,可以竞赛,还可以配乐读。具体阅读方法的选择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包括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设备的完善等。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散文语言的魅力。散文教学中,品析语言不一定必须单独成为一个教学板块,它可以贯穿在教学的每个步骤里,但是要注意各个教学板块之间的连贯性,还要注意每个教学板块的完整性。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学生的情感不仅被调动起来了,而且能体会到语言的美,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作者的感情。紧接着要探究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最后一方面就是拓展延伸,丰富课程内容。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拉近学生与生活的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拉近语文与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