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家庭作业优化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过程。学习者要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互相作用来建构新的认知。因此在家庭作业设计时,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学生已知的事物出发,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其发散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对于科学作业来说,在设计习题类作业时,教师应设计多层次作业,要求学生在本层次基础上尝试“拔高”作业,让他们跳一跳,激发其潜能。例如在设计《科学测量——长度测量》一课时,应筛选一些灵活的测量题目,要求学生运用经验和智慧技能等认知策略解决问题。
(2)多元智能理论58226
多元智能理论是建立在批判传统智能理论的基础上的。多元智能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展示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布置科学家庭作业时,教师应采取趣性、多样性的作业形式,例如:观看相关视频、进行小制作、小发明等。多元智能理论在本文的教学实验中体现在模型制作等方面。
(3)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伙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差异”。在教学之初,教师应充分了解并确定学生这两种发展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树立新型的、符合现代要求的作业观。在布置作业前,应该先对学生当前学情充分评估,并选择恰当的作业目标,使学习任务不至于过难或过易。另外,要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当学生快到达一个层次时,适时给予一些背景资料等帮助。该理论在本文对科学家庭作业优化上,体现在设计分层作业,要求不同学情的学生达到各自的最近发展区。
(4)“从做中学”理论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根据“做中学”理论,科学作业布置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入手,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因而科学家庭作业应该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兴趣,并利用其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
这一理论也是本文科学实验型和探究型作业的立足点,可以再双休日或假期作业中布置,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等。
2国外关于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
在国外,有关家庭作业的研究起步早而且比较活跃。从17世纪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19世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再到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斯米尔诺夫,关于家庭作业的研究不断深入。可以说他们都将家庭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8]
近二十年多,外国学者对家庭作业的多个领域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一) 有关家庭作业影响的研究
在西方,人们对家庭作业的价值认识大致经历了深信不疑——质疑——不存怀疑三个阶段。[9]目前,西方学者通过研究总结家庭作业有如下积极作用:①强化课堂讲授内容;[10]②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并引导学生预习新内容;[11]③为教师监督学生学习进度和效果提供一种诊断工具;[12]④鼓励更多家长关注教学过程并积极参与其中。[13]但西方学者在肯定家庭作业以上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过量的家庭作业会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例如Kralovec等认为家庭作业并不是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的,因而它反馈给教师的关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或进步的信息真实性有待商榷。另外,过量的家庭作业会导致学生对课程兴趣的丧失,感觉身心疲惫。而且家庭作业会影响学生的运动等课外活动,并且有学生可能因为忙于完成其他人布置的作业而不失去独立学习的时间。[14]Clemmitt还指出家庭作业还会影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15]不同于其他学者,Cooper把家庭作业的影响总结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他认为这两方面是相对的,关键在于其质与量。[16]